百年燈籠老店 獨門傳6代

 |2022.02.10
2091觀看次
字級
雲林縣北港鎮森興燈籠店開業逾百年,第5代傳人林聰賢(右)和第6代傳人林胤騰(左)靠著燈籠對話。圖/中央社
北港森興燈籠店訂單以宮廟居多,燈籠上繪製龍、虎、神明圖樣,畫風創新中帶有傳統。 圖/取自北港森興燈籠店臉書
北港森興燈籠店訂單以宮廟居多,燈籠上繪製龍、虎、神明圖樣,畫風創新中帶有傳統。 圖/取自北港森興燈籠店臉書

【本報雲林訊】雲林縣北港鎮森興燈籠店開業逾百年,第5代傳人林聰賢夫婦、第6代傳人林胤騰夫妻分工合作撐起祖業,林聰賢說,手工燈籠看似夕陽產業,但唯有手工才能展現出燈籠的生命力,而這需要傻瓜精神。

森興燈籠位在北港鎮中山路上,有別於周邊的店家大聲吆喝做生意,林聰賢一家4口靜默,聚精會神趕工製作,黃色、白色的神明燈籠占據店內天花板和牆壁,燈籠上繪製以龍、神明為圖樣的圖騰。

訂單遍及全國

外國華僑也識貨

林聰賢表示,森興燈籠創立於1866年,在北港街上開店逾百年,他原本也不願回來接家業,但冥冥中有一股力量以及使命感,讓他承接祖業,沒想到10多年前他也碰到相同問題。

林聰賢提到,當時孩子們各有發展,眼看家業要斷送在他手中,他向媽祖稟明,「我盡力了,請祢幫我」,二兒子林胤騰因此放下美髮工作返鄉。

喜愛繪畫的林胤騰笑說,他也不知何故,從原本剪頭髮的手改拿畫筆,遵循著老一輩的技藝,繪畫出龍、神明等圖樣,有時也會接到客製訂單,而手工燈籠的訂單遍及全國,有時也會有馬來西亞、美國等地的華僑訂購。

林聰賢一家4口維持著家族一條龍作業模式,從削竹、編骨架、彩釉、上油等全都手工完成。林聰賢笑說,每天家人各據店內一角,展開手邊工作,家族成員絕對不能吵架,不然一個人罷工,所有的工作都卡住,家庭的向心力撐起家業。

父子默默交棒

傳承製燈籠使命

林聰賢和林胤騰對坐,各自拿起顏料和畫筆,父畫風大器、傳統,兒子筆觸細膩,創新中帶有傳統,父子靠著燈籠對話,默默交棒。

林聰賢指出,手工燈籠沒有淡旺季之分,訂單以宮廟居多,眼看周遭店家周休一日,他們家幾乎全年無休,尤其是逢年過節,日日熬夜趕工,只因為他們是幫神明做事,不能耽擱。

林聰賢談到,手工製作才能展現燈籠的生命力,而延續此技藝要有傻瓜精神和一份使命感,現在可以交棒給下一代;林胤騰則打算開始淺移默化小孩,將傳統技藝深植在孩子心中,等著有朝一日開枝展業,讓手工燈籠持續點亮百年老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