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晞林
文/晞林
入冬了,親友在市場買起茼蒿,準備回家煮鍋湯用。
「茼蒿」是以前家庭圍爐、吃火鍋時一定會用到的青菜之一,因而我從小就對它印象深刻,覺得它最能象徵家庭的團圓;尤其一家人圍在圓桌,用燒著煤炭的那種老式火鍋爐,丟著茼蒿入鍋的記憶,更是難忘!曾經在大稻埕207博物館的頂樓,看見牆壁上有一幅圍爐的大圖畫;然而現在的年輕人,大概已不常見大家族的圍爐和桌上一大盤數量驚人茼蒿菜的景象了。
市廛閒居的都會人,也許如我一般,看過茼蒿菜卻不知茼蒿開花的樣子,那天到台北植物園散步,在經濟園區,意外看到茼蒿花朵。啊!原來不起眼的茼蒿菜,也有美麗的花朵呢!黃心而有多齒狀的白邊,顯得燦爛可愛又有綠意。
如來到植物園,應多到經濟植物區,才能知道每天吃的綠色蔬菜,成長過程是何模樣,親子一起學習,寓教於樂,真值得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