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昨天發表文化白皮書,將以「文化總統」自居,以文化領政,訴求以文化為核心的全球布局,將觀光列為國家領航旗艦產業,承諾一年內將文建會升格為文化觀光部,四年內將文化預算從總預算的百分之一點三提高至百分之四。
馬英九表示,台灣的教育水準、人民素質領先華人世界,是台灣最大資產,面對中國崛起,馬英九認為,台灣應以文化為前鋒,對大陸輸出創意和價值,發揮燈塔效應,他並主張全面開放兩岸文化交流,包括兩岸媒體相互駐點採訪正常化;兩岸交換學生;發起華文世界的「諾貝爾獎」,以文學、戲劇、音樂為主;促成兩岸合作編纂「二十一世紀華文大辭典」。
他主張提撥五十億元設立「文化外交基金」,結合民間捐款,積極參與國際文化活動、學生來台學習語言、支持漢學家駐台研究、鼓勵外國導演來台拍片等。他也認為應該設置境外「台灣書院」,擴大文化認同。
馬英九強調,閩南語是台灣重要優勢之一,全球約有四千九百萬閩南語人口,如果設置專業「公共電視閩南語製作中心」及專屬頻道,研發精緻的閩南語影音節目,台灣就很可能成為全球優質閩南語文化的輸出中心。
面對內容產業的激烈競爭,馬英九主張成立「文化產業研發中心」及「台灣電影中心」,以扶植高科技的決心與魄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建立國際品牌,加強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並提撥三百億元成立「觀光發展基金」,協助地方發展文化及景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