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昨天表示,門診掛號費從二十元到四百元不等,標準不一,且基層診所近兩年來掛號費上漲幅度高達百分之五十,醫生間協商上漲掛號費已牽涉聯合壟斷市場,醫療院所掛號費獲利每年高達五百億元,掛號費已成為民眾就醫障礙。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醫療院所掛號費收費標準不一,署立醫院一般掛號費價差幾乎是六倍,且部分基層診所的收費反倒高於醫學中心,且許多醫院雖使用網路掛號,省去行政作業成本,掛號費卻不降反升,醫療院所收取掛號費完全沒有標準與邏輯。
督保盟指出,若掛號費是行政成本,就應明確訂定收費標準,目前基層診所的掛號費是由縣市衛生局與地方醫師公會協商而成,要求衛生署徹底檢討掛號費收費標準,並將相關資訊及產生過程透明化,積極規範產生的標準與機制。
對此,衛生署醫事處指出,掛號費屬醫療院所的行政費用,非醫療費用,衛生署無法可管,除非醫院出現聯合哄抬價格等觸及公平交易法等行為,衛生署與公平會才會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