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 讀書人的心事

◎楊光治 |2008.01.24
953觀看次
字級

愛書是讀書人的本性。魯迅先生在創造孔乙己的形象時,加進了他偷書而被人吊著打的情節,不是為了表明孔乙己的道德敗壞,並給小說增添一點可笑的調節,而是為了更深刻地展現這個落魄讀書人,愛書愛得忘乎所以的糊塗景況。

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也極愛書。他曾撰稿云:「絕交流俗因耽懶,出賣文章為買書。」還在《濃春日記》中寫道:「經濟不充裕,想買的書不能買,所感受的痛苦,比肉體上的飢寒還要難受。」

因此他也做過一件「忘乎所以」的事:上世紀三十年代他的夫人王映霞客居杭州。一天,王映霞拿四十元錢囑他去買米,半途他卻習慣地走進了書店,發現一套心愛的書就買了下來。他喜滋滋地走出店門不久,才忽然記起那是買米的錢。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孔乙己和郁達夫那樣的故事極少發生,可是為了買書而節衣縮食的讀書人卻多得很,因無力買書而長嗟短嘆的讀書人也多的是。清代的秀才徐雲路曾賦詩來抒發這種情懷:

生成書癖更成貧,

賈客徒勞過我頻;

聊借讀書佯問價,

知非售處已回身。

乞兒眼裡來鶚炙,

病叟床前對美人;

始嘆百城難坐擁,

從今先要拜財神。

詩的一至四句敘述與書商的交道。五至八句抒發了無錢買書的嘆息。

「鶚炙」即烤鶚(貓頭鷹)。「乞兒眼裡來鶚炙」,自然高興至極;「病叟床前對美人」,可惜有心而無力。用這兩個句子來比喻面對心愛書籍的興奮和無錢購買的苦惱,很鮮明。

「百城」的典故出自《北史.李謐傳》。李謐很愛書,常對人說:「大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意是擁有萬卷圖書,就像當了管轄廣闊地區的大官那樣得意),後來「擁百城」就成為藏書眾多之喻。

所以最後兩句詩,是慨嘆由於自己沒有錢,難以實現藏書豐富的理想。

這首詩真切地展現出眾多真正讀書人的心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