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典名畫》馬奎特--巴黎特靈蒂廣場

◎嘯鯤 |2008.01.24
771觀看次
字級



 「巴黎特靈蒂廣場」1911年 油彩 畫布 81.5×65cm 私人藏

從左側靠街的斜角望去,特靈蒂廣場的大圓弧景深,被視線往後推向遠處的窄巷,並消失在窄巷的人群中,向上飄忽於更遠的山野,而在淺灰的朵雲天際間,盤桓迴旋至教堂的穹頂,向下俯瞰初冬托著沉重步伐在馬路間行走的人們。

馬奎特(Marguet)似乎刻意營造一種蕭瑟的情境,在黥灰的街景下,貼上大大小小的黑點黯塊,在完全看不清楚細微表情和動作之下,木然或默然像街道的棵樹和柱燈,行人、馬車和電車都凝結成如篋箱裡的標本,牢牢地釘在預製的夾板上。

畫家原意,是想將畫面的結構由大面垂直縱向高聳的建築為軸心,牽連水平橫向的低矮街舍平衡均力,讓廣場上圍繞的車水馬龍,魚貫出入於寬闊的平地上,未料在塗灰抹黑間,不經意地滲入畫家淡淡地愁思哀緒,從高樓的這邊畫室的某個窗口探出,整個特靈蒂廣場和周遭的景色,瞬間蒙上一層時序的暮氣,迷漫並流轉於畫面中的各個角落。

馬奎特的生命底層,絕去鮮麗的色彩,摒除眩目的輝耀,有的僅剩纖塵無染的心靈淨域,哀緒和愁思並非生命的絕地悲歌,而是生命在歷練無常苦空之後的一種悲智的精神投射,轉化並升華為更深沉淬濿的質性況味,在彩筆下活現這種生命的尊容。

十九世紀末的西洋印象主義畫風,強調的是一種純色和原色並置或交融,模擬真實光線的點描構成,由宗教繪畫沉悶的黯影室內色調走出,向著戶外的陽光乞食,開闢出一條西洋繪畫史上未曾有過的色彩大道,而由莫內、秀拉、雷諾瓦和希斯里等大師建立和成就一座傲人的印象主義高峰殿堂,曾幾何時,又被繼起的後期印象派畫家巨匠塞尚、梵谷和高更們的個人表現主義主觀創意畫風所取代,而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馬奎特的獨來獨往,從來沒有因為這種大時代的巨風與流行,有些許改變,相反地,他的淡默和哀思愁緒的生命淨質,在這色彩狂肆,光影交加的喧囂風暴下,更突顯出他那出塵的寧靜之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