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選舉慘敗,接任黨主席的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為了挽回黨的形象,提出大赦弱勢民眾、低受入戶及邊緣家庭的健保欠費的主張,隨即得到行政院回應。
救助弱勢、保障民眾就醫權利是良善的政策,但既然可編列預算,這項政策早就可實施,如今選在敗選後來做,不免讓人覺得有利用行政資源為總統選舉炒短線的疑慮。
低受入戶者的健保呆帳問題存在已久,為什麼民進黨執政八年,從未對健保諸多的弊端改革?如今為了希望人民再給民進黨一個機會,行政就迥異以往,變得如此有效率,更讓人有「選舉操作」的聯想。
況且,現在尚有百分之四的人未納入健保,而且有愈來愈多的新貧階級,在執政失敗、經濟困頓、生活壓力過重下繳不出健保費,政府應該對此通盤檢討,提出有效「補破網」的具體措施,而不是淺碟式的短線操作。
方易(北縣土城/社會服務)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兼黨主席謝長廷建議「健保大赦」,行政院即火速配合,民進黨執政八年,健保大(特)赦始終是「雷聲大雨點小」,如今急忙推出難脫選舉考量。
政府開辦全民健保,雖提供了人民就醫的經濟與便利,但對低收入戶而言,獲得健保的果實始終是夢想,因此「社會救助法」第十九條規定:「低收入戶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由中央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編列預算補助。」
但中央及地方政府不是囿於經費短缺,就是以拖待變,始終沒有正眼瞧過,民國九十一年九月一日「健保雙漲」通過後,當時政府提出健保特赦,但至今未見行政部門有動作。
政府照顧「低收入戶」既是法有明文的「義務」,若主政者真把弱勢者生活當一回事,平時就該「急民所需、解民所苦」,選前才忙著抱佛腳,還說不是選舉操作,誰會相信?
長啼(高雄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