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與病毒共存」切勿輕易採行

 |2022.01.25
8303觀看次
字級

近日疫情快速升溫,引發多數人擔心不知該如何度過接下來的春節假期。較之過往的幾個變種病毒,Omicron傳播的速度更快、各國染疫人數大增,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新增感染數已是去年夏天Delta病毒感染數的四點四倍,美國的單日確診數甚至突破一百萬例,實在非常可怕。

大量的確診者已近乎要癱瘓醫療系統的量能,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究竟應該如何對應Omicron疫情。一方面全球經濟受新冠疫情拖累已持續兩年餘,不少國家領導人都積極尋求突圍之道,期盼早日結束封鎖與停滯的日子;另一方面,國外有專家指出,Omicron雖來勢兇猛,但臨床數據顯示,確診者重症化的比例低於前面幾個變種病毒,因此有若干國家決定調整疫情防控對策。

如美國將無症狀陽性確診者的隔離時間由之前的十天縮短為五天,英國、日本、西班牙等多國也陸續縮短隔離期,為的是減輕醫療負擔、盡可能維持社會運作功能;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認同各國採行的減少隔離期措施,是兼顧防疫與社會運作的折衷性做法。

Omicron疫情確實已逼使不少國家開始對疫情防控有了不同的思惟,在「清零」和「與病毒共存」這兩個選項中,愈來愈多防疫專家傾向選擇後者。亦有西方媒體指出,堅持「清零」的中國大陸,多城封鎖,結果造成運動鞋、半導體、電池乃至於全球製藥業等大型工廠停擺,不但大陸本身的經濟面臨嚴峻的考驗,甚至威脅全球經濟的疫後復甦。

台灣即使再度出現三位數的確診者,但防疫指揮官陳時中顯然也不願輕言升高防疫警戒,而採取強化防疫措施,如加強場館的人流管制、雙鐵、客運等大眾交通工具內禁止飲食等。行政院長蘇貞昌和前副總統陳建仁也陸續表示,目前已有多種防疫工具及治療的藥物,因此建議未來不排除與病毒共存。

不過,醫療界也有人以Omicron死亡率仍高提醒,千萬不可經忽Omicron疫情。英國近一個月以來的新冠死亡率為百分之零點一五,大多數為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更值得注意的是,六十歲以上的長者,致死率大幅提升為百分之一點○六。其中,沒有打疫苗的長者死亡率為百分之六點八,接種兩劑者死亡率為百分之三點七,施打三劑者死亡率則為百分之零點四八。由此可見,若能完整接種疫苗,即完成三劑疫苗注射,死亡率將可大幅降低。

目前國人有百分之八十一點○七接種了第一劑,百分之七十三點四接種了第二劑,完成第三劑者僅百分之點六,這個比例還太低,尚未形成有效的防護網,因此要談「與病毒共存」,還言之過早。

東西方社會的人際連結和價值觀不同,歐美各國疫情防控背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並不適用於東方社會,包括台灣。社會達爾文主義主張,疫情是一場生存鬥爭,在自然選擇下,惟有適者得以生存。

儘管歐美社會這兩年來的疫情防控政策有了若干調整,但總體而言,受限於民情習慣,防疫的積極性仍遠遠落後於東方社會,而其造成的巨大人命傷亡,恐怕也不是台灣社會能夠承受的;台灣人認真遵守防疫規定、配合度高,政府的防疫政策實在沒有理由改弦更張;「與病毒共存」應慎重思慮,切勿輕易實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