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自由度指數印證 經濟愈自由 國民所得愈高 台灣受政治綁架 屬「較不自由」 落後非洲模里西斯 必須檢討
美國華府傳統基金會與華爾街日報,前天公布今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 ,亞洲的香港、新加坡第十四度分居前兩名,香港並連續十四年蟬聯全世界最自由經濟體,傳統基金會指出,新加坡的最大弱點在於銀行、金融體系受政府重重干預,如果能改進,勢必撼動香港的龍頭地位。
排行榜上最自由的經濟體,國民所得為三萬四千美元,最不自由國家僅三千八百一十三美元,差距近八倍,可見經濟自由和繁榮關係密切。相對來看台灣,雖然名列第二十五,比去年進步一名,仍屬「較不自由」,而且又有一檔廣為推薦的境外基金,因投資中國股市的比重超過規定,元旦起停賣,這是近三年來,因牴觸此特殊限制而下架的第十八檔基金。
這凸顯台灣因政治問題而使經濟綁手綁腳,未正視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倍增,這也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所言,這次立委選舉結果反映當前最重要的是經濟和民生,他認為,必須進行必要的改造工程,經濟要全面鬆綁,拿掉政治枷鎖;這當然不是他說了算數,雖然國民黨在國會居絕對多數,仍須贏得總統大選。
李明博能當選南韓總統,就是拚經濟的政見切中要害。南韓經濟近幾年雖大幅成長,國民所得已超越停滯的台灣,但也遇到瓶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去年十一月宣布的MSCI指數季度調整,中國、香港及印度的權重大增,台灣、南韓則削減,而在今年經濟自由指數排名第四十一。
因此,新政府日前宣布部會精簡方案,決定廢除五個部會,減為十三部二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南韓的外交部是「外交通商部」,而文化與觀光是合而為一的「文化觀光弘報部」,拚經濟的決心早已顯現,就等李明博落實。
另外,今年經濟自由指數排行榜有兩顆明星,埃及從第一二七名升到八十五名,是進步最快的國家;模里西斯從第三十四名攀升到十八名,是中非國家首度進入前二十名。
台灣如果再不拚經濟,有輸給非洲國家之虞,僅存的幾個非洲邦交國,恐怕續將不保。
張定齊(彰化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