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慨今】 悲智雙運 星雲大師 |2022.01.22 語音朗讀 28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新華社 文/星雲大師天泉祖淵法師,俗姓楊,號雨菴,明朝江西廬陵人。永樂元年(一四○三),他於青原山受具足戒,在幻居戒禪師座下得法。祖淵篤志求道,廢寢忘食,曾經燃臂供佛。後遍參叢林,於永樂二十年(一四二二),返回天界寺,刺血寫經。宣德初年(一四二六),因五山十剎之一的天童寺住持之位懸缺,祖淵受薦前往駐錫。宣德九年(一四三四),他入京受命為左覺義。適逢明宣宗敕建大功德寺,祖淵奉命兼任住持,八方僧眾仰慕其德行,雲集於座下。宣宗大悅,賜與良田四百多頃,以資助寺院辦道。明太祖曾於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規定:寺院分禪、講、教三宗,且三宗的僧眾不能相互混淆,更不許雜居民間。但是經過五十餘年,三宗早已混然不分,祖淵為正三宗之名,整肅綱紀,因此奏請朝廷將大功德、大慈恩、大隆善三寺分別作為禪、講、教三宗的寺院,於是三宗弟子之授業才有所依歸。圖/新華社祖淵認為寺院荒廢,多因僧眾稀少,於是在官定的度僧人數之外,再增加五分之一,以興隆佛教。自此,僧侶增加,荒廢的寺院得以重建復興。後來,祖淵升任右善世,捐出皇帝所賜寶物,在江寧鳳翔山興建寺院,皇帝賜額「普寧禪寺」。有一年,普寧禪寺左方的道路因故阻斷,造成當地民眾及過往商旅的交通不便,祖淵於是率眾開闢道路,砌石造橋,並在橋頭設庵守橋,使交通暢行無阻,往來平安。他又於道路設置涼亭,供應茶水,讓疲憊旅人得以休憩。祖淵一生為教為眾,住世六十一載,德化永傳世間。釋初參曰:祖淵為使聖教永住世間,興隆佛法,於是整肅綱紀,延攬並培養僧伽人才,這是他的高妙智慧;為廣大佛光的庇佑,顯示佛教的惜緣愛物,以身作則,任勞忍苦,設橋建亭,方便百姓處理種種民生問題,這是他的慈心悲願,祖淵的悲智雙運,我們捫心自問,現在的人能做到幾分?佛光山的佛光大道設有施茶亭,亭內備有茶水設備,並有座椅供人休息、飲茶。圖/資料照片 前一篇文章 【叢林風光】 普賢行願力 2022年展現全新的自己 下一篇文章 【老師的話】成為更好的自己 熱門新聞 01淡江大橋合龍 締世界級地標2025.09.1702智利豪雨 佛光人馳援災區送暖2025.09.1703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 淨灘護海洋2025.09.1704中美加佛教論壇 佛光山與會2025.09.1705【心情筆記】作甜點品人生2025.09.1706動物有哪些長舌一族?2025.09.1707澳洲昆士蘭警務處 參訪佛光山2025.09.1808【美哉斯土】畢律斯鐘樓傳大愛2025.09.1709無舌動物知多少?2025.09.1710熱氣球 飛越月世界2025.09.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叢林迎新 學修並進 成就菩提【叢林風光】心無罣礙 找到生命的方向【叢林風光】 叢林佛子走出去 暑期實習 體證佛法真味【叢林風光】 走向世界 弘法在人間【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