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敗,應藉此機會檢討 勝選,認知權力愈大責任愈重 成效人民知道
又是一個星期的開始,無論支持的候選人有沒有當選,我們還是得收拾起選舉激情,回到工作崗位為生活打拚。
這次選舉結果候選人無論當選與否,都表現了相當的民主素養與風度:多數當選者均強調台灣社會要不分政黨團結一致,而多數落選者亦坦然接受落選事實,並將責任歸咎於自己努力不夠。
即使有部分落選的候選人因票數差距不大,試圖想要尋求翻盤的可能性,都依循著法制來解決,並同時呼籲自己的支持者要理性。因此,許多人先前擔心可能引起的種種衝突,所幸都未發生,選民再次以一場和平的選舉,來證明台灣社會的成熟,以及這民主教育的成功。
此次的立委大選結果,仍有幾個面向值得思考:
首先,對民進黨來說,選舉大敗是危機也是轉機:即民進黨必須了解,當台灣民眾普遍感受生活不好過時,即使提出陳義再高的理念,都將無法得到選民的認同。因此,民進黨是否應藉此機會檢討路線、重塑核心價值、找回曾經感動人民的力量,讓台灣仍能保有不同的聲音?
其次,這次選後已成為國內第一大政黨的國民黨,是否認知到未來四年,台灣民眾將會以同樣嚴格的標準來檢驗
?體認到被賦予的權力愈大,責任相對也愈重
?否則四年後台灣民眾,一定會再做出新的選擇。
再者,這次選舉雖無所謂第三勢力出線,但兩大政黨是否意識到台灣公民社會成形的可能性?並願將這些多元的聲音納入其政策來思考,讓台灣不會因一黨獨大或兩黨政治,而使得少數的權益被犧牲?
最後,接下來僅剩兩個多月的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是否能維持理性討論?並努力讓大選一如此次平和順利?
若這幾個思考能朝向正面的方向發展,台灣不但能成為一個更成熟民主社會,相信所有的台灣民眾,亦將成為最後的贏家!
黃健群(台北縣/靜宜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