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國文已低落 不考影響公僕素質 作文可看出基本條件 文言古文增進思想 應改良出題技巧 不能偏廢
四位考試委員提案「國家考試廢考國文」,第一點理由是,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國文課比例甚高,也都是必考科目,國家考試的應考人幾乎都是大學以上畢業生,國文造詣已接受過學校教學及考試的檢驗。
這似乎與社會普遍的認知不同。近年來不是一直討論年輕人的國文程度低落嗎?不是連國文都要上補習班嗎?考試委員難道是關在象牙塔,未聞民間之聲?
其次,廢考國文是因有其他方法可以評鑑能力。因考試內容包括測驗、公文程式、作文,公務員就職後,須到國家文官訓練所訓練,有專門的公文寫作訓練;作文則因申論答題已可評鑑,所以考作文也無必要;至於測驗題,因有太多文言古文,與社會脫節,非公務員所使用。
筆者可以接受廢除公文寫作的理由,但認為其他兩項需要斟酌。
以作文來說,各界都抨擊目前年輕人國文程度低落,尤其作文能力差,所以即使意識形態被歸類為極綠的教育部長杜正勝,兩年前都恢復了基測考作文;如今考試院竟要廢除考作文,有欠考量,因為有精準、扼要的語文表達能力,是公務人員的基本能力,如果不考作文,怎麼知道是否勝任?
至於文言古文,雖然公務員所要用到的是生活性的、實用性的語體文,但古文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可以增進思想、見識和價值觀,當然,有些考試的文言文試題太冷門、艱深,的確不恰當,這是出題技巧的問題,不能作為廢考的理由。
而且,在目前的國家考試中,只有專技考試大部分取消國文,其他如律師、民間公證人、會計師、中醫師、社工師、不動產估價師、不動產經紀人、地政士等,都還要考國文,因為若語文能力太差,無法勝任工作,所以,國家考試可少考一些古文和成語,但不宜偏廢,特別是高普考、基層特考等考試,不考國文更是「匪夷所思」。
但願考試委員廢考國文,不是語文要去中國化,再怎麼說,台灣大多數人的祖先是來自中國大陸,不能切掉文化的根。
吳天泰(南投市/英文老師)
國家考試可能出現重大變革!考試院會今天將討論「考試院舉辦之國家考試,國文科目應予廢考」,提案委員林玉体表示,「年輕人不應把青春浪費在古文上」。
雖然與政治、統獨無關,而且語文表達和古文能力也未必畫上等號,但是,古文卻是前人智慧的累積及精髓,而且公務人員畢竟以文官為主,語文表達能力相當重要;此外,作文可觀察人的思想、見識和價值觀等,如果國家考試不考國文,等於減少一道篩選關卡,難以遴選適合的公務人員。
筆者認為,國家考試國文科不可全面廢除,否則將使國人國文素養更低落,不過可改良考試內容,減輕古文、成語份量,加重公文書和白話文的表達能力。
宋隆俊(台北市/電視台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