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天才關鍵學習法 |2022.01.09 語音朗讀 447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確定工作的領域,然後制定有目標的計畫,艾瑞克森稱之為「刻意練習」。圖/123RF 文/本報綜合報導BBC報導,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教授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曾指出,用一個小時認真準確地練習,比長時間心不在焉地學習更有效。但先要確定工作的領域,然後制定有目標的計畫,這是至關重要的,艾瑞克森稱之為「刻意練習」。艾瑞克森用30年時間,從音樂家到外科醫生等精英人士身上,分析其如何達到該領域的頂尖水平。他指出,培養正確的心態比天賦更重要。有一種說法,你想成為人中龍鳳,就必須具備與生俱來的天分,因為培養頂尖人才實在不容易。他表示,這個說法是錯的。 沒有目標,花再多時間練習也不容易進步。 圖/123RF有目的地練習從古至今,人們無論身處哪個領域,難免受限於天賦而無法成為卓越的專家。例如,學鋼琴的人比比皆是,卻只有少數人能成為偉大的鋼琴家。其實,人們可以透過開發潛能,靠天賦不如找對方法,天才與庸才的差別不在天分,而是「刻意練習」。人的大腦有適應力,透過訓練可以創造出技能。美國暢銷書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曾經倡導「1萬小時定律」,艾瑞克森早期論文也提到,優秀人士在達到頂尖水平前,要花1萬個小時,乃至10年的時間,以一種專注的方式進行訓練。但並不是任何人在任何事上花1萬小時就能成為世界級大師,這是一種誤解。他說,必須有目的地去練習,成功與練習的總時數無關,而是與投入程度有關。訓練高超技藝艾瑞克森的理論在體育界十分受用。古斯塔夫松(Roger Gustafsson)曾是一名足球運動員,後來成為足球教練,他說,想要成為頂尖球員,必須下定決心。上世紀90年代,哥德堡隊(IFK Goteborg)在他的帶領下獲得5次瑞典超級聯賽冠軍,創下瑞典聯賽紀錄。他嘗試教球隊裡12歲的孩子巴薩三角傳球,經過5周的刻意練習,他們進步神速,在比賽中三角傳球的次數達到巴塞隆納足球隊的水平,能在短時間內學會這項技巧令人驚訝。另一位象棋選手多伊奇(Max Deutsch)把專注學習發揮到了極致,他雄心勃勃地要學習12項新技能,每個月學習一項,並且要達到高水平。他說,設立目標是第一步。為了達到目標,每天要做的每項任務都要提前準確完成,他在挑戰自己的同時,全心投入這份全職工作。最終目標是比賽中戰勝國際象棋大師卡爾森(Magnus Carlsen)。 能夠得到「回饋」是學習進步的原動力。 圖/123RF努力無效原因對某些人而言,努力為何無效?艾瑞克森指出,葛拉威爾「1萬小時法則」讓許多人只專注於提升練習的「量」,最後卻落入「無效努力」。也就是:沒有目標的努力、分散注意力的努力,以及沒有回饋的努力。一般人學習新技能時,不會刻意設立目標。學習模式也往往先來自老師、教練或書籍等,之後漸漸內化為自己的技能。然而,一旦陷入「停滯期」,花再多時間「練習」也不會進步,這種無目標的學習法只能稱為「學會」,卻無法專精。能一心多用,聽起來令人羨慕,但用在學習上,卻是分散注意力的陷阱。有研究指出,人一旦分心或受到干擾,平均要花20分鐘以上才能重新回復原狀。相反地,專注可創造最大效率。要讓刻意練習發揮效用,就是在練習階段,專注做一件事,透過專注,才能達成「心流」效果。艾瑞克森說,擁有天賦只是比一般人善於增強大腦與身體的連結,更要採取正確的方式學習和訓練。事實上,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普通的學生的差異,關鍵在「學習回饋」上。善於訂正錯誤、尋找正確解答的學生,才能創造高效學習。但不論從他人或自我得到「回饋」,都是進步的原動力。 在練習階段透過專注,才能達成「心流」效果。圖/123RF●成為高手5原則「刻意練習」在職場、校園都是廣受肯定的學習法。然而,只是練習還不夠,怎麼做才是正確的關鍵?艾瑞克森認為,在學習時投入大量時間練習確實必要,更重要的是兼顧「質」與「量」。能掌握5項原則,想成為高手就不難了。❶ 設定目標計畫首先一定要有明確、特定的目標,這有助於引導你的刻意練習。有了目標,就能具備每次練習的方向和動力。❷ 主動解決問題艾瑞克森強調,刻意練習若要奏效,就需將問題解析成小單位,一一擊破。改變練習的心態,從「被動」面對問題,採「主動」解決問題,才能達到效果。❸ 反覆驗證測試每一項小單位的問題都要深入剖析,注意過程中需要加強的部分。驗證的目的就是察覺需要自我修正之處,移除任何障礙,反覆練習,以達到熟練程度。❹ 善用回饋機制只是機械式重複練習,毫無助益。透過「典範模仿」,直到找出最佳策略,檢視自己練習的狀態,並給予即時回饋,就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❺ 維持高度專注艾瑞克森提到,刻意練習必須投入百分之百的專注。投入練習的時間必須重質重量,盡可能排除一切導致分心的事,才能獲得刻意練習的複利效果。綜而言之,善用刻意練習,任何人都可能成為天才,只要你用對方法。生活中的大小事,若始終都能夠維持專注,你就是人生的贏家。 前一篇文章 【目注心凝】讓心流激發創造力 下一篇文章 【森林馥浴】身心愉悅 激發創造力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7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8【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9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10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面對世紀災難說 應如何安身立命預言成真現象 是否有理論根據正向自我對話 內心更強大【餘韻悠揚】音樂饗宴 休閒又健康融入大自然 礦石能量療癒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