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演員】 王繼世 舞台五十載 沒有小角色 只有小演員 文/記者梁姊、雷琨、孫凡越 |2022.01.09 語音朗讀 16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王繼世 圖/新華社在天津市河西區光華劇院,王繼世在化妝間裡做準備。圖/新華社王繼世(左)表演話劇《生死二十四小時》。圖/新華社 文/記者梁姊、雷琨、孫凡越化妝鏡兩邊的燈亮起,王繼世在鏡前坐定。不需要假手旁人,他拿起一把粉底刷,熟練地為自己上妝︱︱這是王繼世從藝五十年來養成的習慣。「因為你最熟悉自己的臉,最清楚怎麼用這張臉去服務你的角色。」自從十五歲那年考入天津人民藝術劇院,成為一名話劇演員,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他用這張臉演繹著千姿百態的人生。二○二○年他投入話劇《生死二十四小時》,演出劇中的童國梁指揮長,為了熟悉劇本,當時已經六十五歲的王繼世索性把鋪蓋搬到了劇院,像年輕時一樣,廢寢忘食地琢磨角色。無論戲分認真對待王繼世出生於一九五五年,是天津人藝演員劇團前團長、中國大陸一級演員以及「中國話劇金獅獎」得主。談起如何從一個拉手風琴的少年,成長為舞台上的「戲骨」,王繼世打開了話匣子。一九七○年,十五歲的王繼世在學校樂隊演奏手風琴時,被前來挑選演員的天津話劇團(現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工作人員看中,成為一名話劇演員。王繼世坦言,一開始,他對於做演員這件事沒什麼感覺,那時,他連個小角色都演不上,只能做些場務的活兒。「拉景片,吊頂子,這些事情我都幹過。」王繼世說。一年多之後,王繼世終於有了上台的機會,雖然也只是「工人甲乙丙丁戊」一類的小角色。天津人藝演員劇團有「下生活」的傳統,再小的角色,也要到現實的環境中去體驗。「就比如說爐前工,他們往爐子裡鏟煤的時候,煤是要抱著團進去的,我們鏟的煤是散著進去的,這個勁兒使得就不對。」為了演好舞台上的每一個角色,他花大力氣了解他們的習慣。王繼世演了近二十年的小角色,但他不覺得苦。「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無論戲分多少,都要認真對待,只有這樣,才能從小做到大。」他說。秉持著這樣的態度,王繼世踏踏實實地把戲往好裡演。從「工人甲乙丙丁戊」,到後來開始挑大梁,出演周樸園、曹禺、陸游、李叔同﹙尤其在︽釵頭鳳︾中飾演陸游,讓許多人印象深刻﹚,拿了「中國話劇金獅獎」和中央戲劇學院學院獎的最佳男主角,又做了天津人藝演員劇團的團長。五十年藝術人生,王繼世依舊固執地守護著一些東西:他從不在後台大聲說話,因為會妨礙其他演員進入角色;每次進入排練場一定要衣冠整齊,因為排練場就是「聖殿」,要懷揣敬畏之心。話劇比生命更重要談起舞台和表演,王繼世依舊特別興奮。雖然已過花甲之年,他還是想要嘗試一些更有挑戰性的角色。幾年前,他看過一檔聚焦阿茲海默症老年患者的紀錄片。他說,如果有一天,這樣的角色被搬上舞台,他也很想去試試。其實,王繼世也拍過不少電視連續劇,但戲分大都不多。遇到相熟的同行邀約,無論角色大小,他都鮮少拒絕,「就當是給朋友幫忙」。他跟過最長的劇組是《楚漢傳奇》,在劇組裡待了八個月。戲拍完了,他還是忙不迭地回到天津人藝的舞台。「拍攝影視劇也有獨特的趣味,但是我想,話劇的舞台,還是要繼續堅守。」退休後,王繼世依舊活躍在話劇舞台上,應邀出演了國家大劇院的原創話劇《王府井》、《樣式雷》當中的主要角色。在一個個角色的轉換中,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豐盈而充實。「那麼,話劇對您來說意味著什麼呢?」記者問。「生命,甚至是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他說。 前一篇文章 【樂亭大鼓傳承人】 張近平 一腔一調道出人間百態 下一篇文章 【廈大博士生】 趙蚰竹聽障女孩勇闖科研夢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啟動救災SOP 逾千人馳援光復2025.09.2702基隆潮藝術 18公尺光獸現身2025.09.2803台灣最美風景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送暖2025.09.2704伊拉克通訊展 機器人搶鏡2025.09.2705佛光人愛心接力 挺進泥濘第一線2025.09.2806明年最低工資 漲至29500元 2025.09.2707緬甸寶塔節 上演水上慶典2025.09.2708【海闊天空】一窺雲的故鄉 武界祕境之旅2025.09.2709無人機演練 緊急物資運補2025.09.2710南韓氣候正義示威 臥地抗議2025.09.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學音樂人】單丹的文學歌詞人生【東台髮繡傳承人】陳伯余 從傳承中走向未來【大豐瓷刻傳承人】陳銀付 一事做極致不枉此生【網路講書人】趙健 讓更多人愛上閱讀【「搭伙兒CHAOS」主理人】馮欣雨 菜市書屋做文化平台【杭錦後旗愛心志願者協會創辦人】高保雲 平凡善舉造就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