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早期療育愈早愈好,不必非要名醫。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早期療育機構共同努力下,等待鑑定評估已縮短為十五天,讓需要早期療育的孩子,提前搶救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期,等待療育時間也縮短十二天,民眾若有早療的相關疑問可洽詢:(二)二七二八七八五。
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副處長李碧慧表示,根據北市衛生局去年的調查,需要早療的孩子等待評估鑑定的時間,平均約三十九天,有些醫療院所一等就是一百多天。
她說,為解決等待問題,北市衛生局建立就醫資訊平台,成立轉介機制,患者到門診若等待時間過長,就會建議患者轉介到他院,即早進行鑑定、治療。轉介機制充分發揮後,上月需要早期療育的孩子,療育等待的時間縮短為十二天。
她指出,早期療育所需人力很大,每個單位名額有限,以北市為例,四十個醫療院所如能平均分擔服務,醫療資源足夠,但是部分家長迷信大醫院的名醫,捨近求遠不願到市醫,寧願等待教學醫院排時間。而且早期療育如能在三歲以前進行,療育效果是三歲以後的十倍。很多家長只迷信名醫,或是只相信醫學中心,不願意到地區醫院或區域醫院療育,延誤早期治療的機會。
李碧慧說,衛生局表示,成功的療育,要透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落實,而非僅靠醫療人員,呼籲減少追求名醫的迷思,讓孩子減少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