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的101金融大樓,號稱是世界最高大樓,因此也成為觀光焦點。有些遊客受到各種限制,只能從遊覽車上向外瞻望,「我看到了!好高呀!」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據說101大樓的第91層有「觀景臺」,不知道有機會登上「觀景臺」的人,放眼四望,心中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登高才可能望遠,極目遠眺,會產生怎麼樣的感觸,當然是因人而異;《詩經、魏風、陟岵》可能是第一篇表達登高望遠心情的作品,作者因奉命到邊境服役,途中登上高山,瞻望家園,想起了臨行時父母兄長的叮嚀,深深動念。唐代狄仁傑年輕時奉派到陝西去工作,當他登上太行山,向東眺望,看到一大片白雲,想到父母就住在那片白雲的下方,凝眸注視,一直看到那片白雲移動遠離,這才嗟嘆而去。這類登高望鄉思親的情懷,當然所在多有。
登高望遠,可以使眼界開闊,可以藉機抒發個人的情志;漢代的梁竦,一向有理想,卻鬱鬱不得志,「每登高望遠,未嘗不太息曰:大丈夫居世,生當封侯,死當廟食,如其不然,閒居可以養志,讀書可以自娛。」這正是古人進而建功立業,兼善天下;退而讀書養志,獨善其身的典型。
登高望遠,是可以紓解懷才不遇、去國懷鄉的悲情,也可以因此油然而生憂國憂人、經世濟民的宏願。
就一般人來說,登高望遠,不必這麼沈重;明人王慎中說得好:「登高望遠,攬山水之奇變,娛耳目於清曠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濁,天下之樂,宜無此逾者。」從高山上看山水風雲的奇特變幻,在清新開闊寧靜悠遠的氛圍中,可以遺忘所有的混濁齷齪;「登高望遠」,是最讓人愉快的事。
古人應當很難以想像會有像101大樓這麼高的摩天高樓,現代人或者也不容易體會古人登高望遠所產生的各種意念,但是王安石在登上杭州「飛來峰」時所作的詩,應該可以引發所有人的共鳴吧: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當你登上高山,或是在101大樓的觀景臺時,任眼目馳騁,也一樣會有「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自得吧!
(作者為世新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