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四大公投案才剛投完,民進黨立院黨團立刻就有大動作,將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從各委員會抽出來「逕付二讀」,創下國會首次不讓專業委員會審查的惡例,違反民主法治與程序正義。立法院長游錫堃召集朝野協商後,朝野各退一步,願意恢復審查;但無論如何,民主國家不應容許藉由「逕付二讀」迴避國會審查預算的惡例。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的審查,是依據《預算法》,目的在防止和監督政府巧編名目,濫用或挪用國家資產和人民納稅錢,或是把國家的錢偷天換日放進私人口袋。也因此,《預算法》是特別法,法律位階高於一般法;立法院依據《預算法》訂有「中央政府總預算審查程序」,多年來更是審查預算的程序規範。
由於藍綠長年惡鬥,無論哪一黨執政,各個預算案無可避免的總是成為箭靶之一,被擱置、拖延、刪改已成為兵家常事。
最近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不滿公投期間政府行政不中立而罷審預算,眼見年底將屆,民進黨團乾脆「不等待、不溝通」,日前直接在立法院以突襲表決方式,通過將中央政府總預算的公務預算自各委員會抽出,「逕付二讀」,引起重大爭議。如果真的逕付二讀,將創下國會史上首次以「逕付二讀」方式處理總預算案。
中央政府總預算規模年年成長,明年度的歲出規模高達二兆二千六百二十一億元,是史上最高,也比前一年成長百分之五點九。兩兆多元這麼龐大的金額,每一塊錢都是民脂民膏,立法委員代替全體人民看緊荷包是無可旁貸的天職,沒有任何一個民主國家能以任何理由規避這項憲法賦予的責任。
兩兆多元的預算,立法院自動放棄審查權,不經委員會審查就「打包」通過,政府花錢、收錢沒有監督制衡,人民怎能放心。尤其,明年將有重量級的地方首長選舉,中央政府隱藏在各部會的輔選宣傳費用、附屬單位「小金庫」的各項費用,預算是否浮編濫用?還有過去詬病的「一四五○」政府部會網軍經費,明年又是如何處理?稅收已連年超徵,明年政府對歲入編列是否得當?這些都有賴立委把關。
民進黨團指責國民黨團在委員會停審預算,因為再不處理就來不及施行,民進黨只是「自力救濟」。國民黨團反批,民進黨團在野時,對總預算案的拖延「沒有一年有在客氣」,如今卻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將總預算案「逕付二讀」,寫下憲政惡例。國民黨罷審預算固不可取,但在民進黨占有國會絕對優勢席次下,國民黨罷審預算只是抗爭中僅剩的少數工具之一;而民進黨不透過正常途徑解決,逕自採用多數表決強渡關山,還稱為「自力救濟」,豈非向專制威權靠攏的自甘墮落。
《預算法》明定,若審查預算超過時限,立法院可以延會、加開臨時會,繼續審查處理,各機關預算仍可依《預算法》先執行;而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中央政府總預算往往也超過時限,國家政務也沒有因此停轉過一天。可見,「來不及施行」只是民進黨失去耐心、難容異己的藉口而已。
藍綠惡鬥,如果最後連立委替人民看管荷包的預算審查權都被「沒收」,令國會淪落到毀壞憲政、破壞民主、漠視法制的境地,這難道就是當今執政黨自許的民主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