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同舍】 得到和失去

文/妙凡法師  |2021.12.19
2086觀看次
字級
今天祇園舉辦禪修,一大早陸續有許多長者居士前來參加,耶舍和二十億耳負責報到、引導,我則是做舍利弗的小跟班,隨著他到處看看。瞧我這麼帶勁,舍利弗說:「羅睺羅,你要一直保持這樣的熱誠和精進。」我用力的點頭,跟著舍利弗不管做什麼事,都是開心的。圖/Pixabay

文/妙凡法師 

今天祇園舉辦禪修,一大早陸續有許多長者居士前來參加,耶舍和二十億耳負責報到、引導,我則是做舍利弗的小跟班,隨著他到處看看。瞧我這麼帶勁,舍利弗說:「羅睺羅,你要一直保持這樣的熱誠和精進。」我用力的點頭,跟著舍利弗不管做什麼事,都是開心的。

禪修由舍利弗教授,大家在菩提樹下隨著舍利弗的引導,調身、調息、調心,在呼吸之間,感受與宇宙自然同為一體的忘我境界。禪修之後是座談會,由舍利弗為大家接心開示。

須達長者首先發問:「尊者,我常常因為得到而歡喜,失去而悲傷,我要如何放下得失心?」好問題,現場所有的人都挺直身子,聚精會神的期待舍利弗的開示。

舍利弗先是問候長者,然後說:「得到和失去,是不一不二的。」停頓了一下,又說:「有些人不擇手段的得到名利權位,卻失去了一顆善良慈悲寬厚的心,你說他是得到還是失去?有些人雖然沒有富貴榮華,卻能安然自在,處處與人為善,活得心安理得,他是得到還是失去?」

「活得心安理得」我想起阿難提過,我們的心隨業習受外境影響,起伏不定,因此要常常自問自省,所作所為是否無愧於心,安心才去做,不安心就別做,緣分是圓的,最終都會回到自己。

突然,舍利弗轉向我,說:「羅睺羅,你可以舉例得到和失去嗎?」在大眾中,被舍利弗點名講話,我覺得很榮幸,但也很緊張。

我清了一下喉嚨,說:「跟隨佛陀出家,我失去了王宮富貴的熱鬧生活,但卻得到僧團清淨修行的因緣。」我像造句般念了出來,舍利弗讚許的對我微笑。

須達長者也說:「羅睺羅沙彌舉例的得到和失去,實在非常好。」長者話鋒一轉,又問舍利弗:「人人都想追求幸福和安樂,面對困難、苦難時,應該如何去面對?」

舍利弗說:「苦也是樂,苦是一種鍛鍊,一種營養。記得去年入冬時,天氣嚴寒,祇園許多樹木的葉子都掉光了,樹木面對嚴寒,不張揚,不強出頭,當機立斷把葉子掉光,若硬要長出葉子也會被凍壞,只是消耗能量,不如把能量保任在根部,全心全意吸收大地的養分,沉澱養成,促進根部的深廣穩健。等到春暖大地,自然枝繁葉茂。」

「對於樹木而言,嚴寒是逆境還是幸福?是得到還是失去?」舍利弗提起疑情,停下來環視大眾。

接著,舍利弗又說:「其實,生命的天地,大而無邊,春夏雖然燦爛,秋冬也另有千秋。總之,在無常變化的世間,所有現在發生的事情,都不是最後的結果,只要我們保持平常心,持之以恆的與人為善,廣結善緣,因緣會改變因緣,未來也會愈變愈好。」

須達長者起身合掌說:「感謝尊者的教誨,實在是太受用了。」

禪修結束後,舍利弗帶著我去法堂,跟佛陀報告今天上課時居士們的反應。佛陀指示舍利弗,禪修之後的開示、座談很重要,可以常常舉辦。我和阿難兩個人在旁邊互視而笑,舍利弗又有得忙了。

趁著佛陀和舍利弗談話討論,我默默的移動到阿難的身邊,小聲的說:「阿難,得到和失去,你會怎麼舉例?」想起自己剛剛的神造句,我忍不住揚起微笑。

人生的得到和失去,你會怎麼造句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