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方章,四字印。

昔日醉心於吳熙載傚其法而作,以典雅的寬邊細字布局。「于」與「於」相通,取用簡要筆畫,可讓篆字結構上密下疏,寫印稿則略參筆墨意趣,鐫刻時運用長切刀,讓線條堅實得勢,使觀賞者有清新悅目之感。
篆刻,雖在方寸之間,自有丘壑,我寄情於此,因為山水方滋。
有人寄情於詩賦,有人寄情於書畫,有人寄情於山水,山水有清音。南北朝以後,士大夫嘯傲林泉,遠避塵囂,卜居動靜之間,不以山水為忘,既見之於行動,又出之以詩文。
前賢文三橋篆刻作品「琴罷倚松玩鶴」,頗能表達大自然與人文情感,此印邊款記述好友別莊有古松一株,畜二鶴於園內,公餘之暇撫琴玩鶴,有感文人雖寄情於山水,但終不能忘世情,故將舊藏印石篆文記事,希望此境與石皆能傳世。現藏於杭州西泠印社。
文三橋,即是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徵明的長子文彭,江蘇蘇州人。他對於篆刻藝術的貢獻,莫過於推廣,使名家倍出,流派紛呈,如「三橋派」、「雪漁派」與「泗水派」,對後世影響甚鉅,堪稱篆刻藝術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