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雙減政策起跑 因為鬆綁 才能自主成長 文/記者王炳坤、王瑩、武江民、李恆 |2021.12.04 語音朗讀 15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解釋蜜蜂與食蚜蠅的區別。圖/崔宸溪提供崔宸溪製作的螞蟻牌象棋。圖/新華社透過閱讀,給予足夠成長的空間,並輔以陪伴和引導,會激發出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圖/新華社崔宸溪依照自己的興趣探索,累積自己的資料庫。 圖/崔宸溪提供崔宸溪製作的螞蟻牌化學元素周期表。圖/新華社雙減政策實施後,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成了中國大陸中小學生家長關切的重點。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炳坤、王瑩、武江民、李恆「教材印錯了。英文單詞bee上原本是蜜蜂,這裡的配圖卻是食蚜蠅。」十二歲的崔宸溪在預習課本時,發現大陸滬教版七年級英語教材第九十五頁上的蜜蜂配圖存在錯誤。向上海教育出版社反映後,他得到了肯定的回覆:「確實錯了,現在的小朋友太厲害了!」這件事經過媒體報導,馬上衝上了熱搜,崔宸溪也紅了。不少網友評論:「後生可畏!這才是素質教育應有的樣子」「認真、較真,為敢於質疑權威的小朋友點讚」……崔宸溪在學習上,考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自學歷史、化學、繪畫、計算機編程等知識,特別是在生物學方面有濃厚興趣,讓他成為學校裡小有名氣的昆蟲達人。記者走進崔宸溪的世界,從小小少年「非主流」的成長經歷中,去思考「雙減」背景下中小學生的教育之道。因為熱愛眼裡有光崔宸溪是瀋陽市第一二六中學哈爾濱路校區的初一學生。他個頭不高,清秀機敏,十分精神,周圍人總喜歡喚他為「小崔」。每每說起昆蟲,他的眼睛都在放光。「他特別喜歡生物學,是班裡的昆蟲專家。」小崔的小學班主任朱曉棠說。草叢、樹林、花壇都是小崔的祕密基地。在他看來,那裡藏著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每一隻蝴蝶都有自己獨特的花色;螞蟻一遇到甜的東西,觸角就會硬起來;螞蚱跳遠的長度是自己身長的近二十倍……在點滴方寸間的大自然裡,小崔深挖細琢、追著趕著,初識了這個世界的奇妙。在接觸的各種昆蟲中,小崔對螞蟻最感興趣。他說服爸媽,在家裡搭建蟻巢,先後養過十五種螞蟻。「多數小朋友都喜歡小貓、小狗等寵物,沒想到我兒子卻將螞蟻當成了自己的朋友。」交流中,小崔的爸爸崔金福告訴記者。《昆蟲記》是小崔最喜歡的一本書。「法布爾眼裡的昆蟲世界,不是書上枯燥無味的圖片和文字,而是一個個有故事的生命。」小崔從《昆蟲記》中尋找靈感,也嘗試著細緻入微地觀察螞蟻世界,學習昆蟲知識。這讓他對螞蟻的喜愛不停留在一時興起,瞎玩一氣。每次放學後,他都會搬起板凳,端坐在螞蟻人工巢前,透過玻璃窗細細觀察螞蟻的一舉一動。在放大鏡的幫助下,螞蟻的形態變得清晰起來:單頭六臂,頭頂的觸角長短相接,腹部前後顏色深淺不一。為了照顧好這些「客人」,他會查找書籍,把蘿蔔葉、花生、菜葉、白糖、維生素片等剁碎,調配螞蟻專屬的營養餐。生活在昆蟲世界裡時間長了,他對各種螞蟻的習性和特徵都有了深入了解。在小崔家的牆壁上,貼著一張特殊的化學元素周期表。表格中,螞蟻成為一百一十八個化學元素的「代言人」:「鈣」元素下,一隻螞蟻微笑著舉起雙手,手裡是剛啃完的骨頭;「銅」元素裡,一隻螞蟻穿著金黃色的衣服,頭頂一道閃電穿身而過,表示銅的導電性。小崔還用不同習性的螞蟻代表象棋中的棋子,「炮」是分泌蟻酸禦敵的黃猄蟻;「馬」是善於跳躍的跳鐮猛蟻;「車」是行動迅捷的銀絲箭蟻……三十二隻螞蟻列隊楚河漢界兩側,一戰即發。在小崔的房間裡,幾個書架上擺滿了《昆蟲世界》、《昆蟲百科》、《牛津大學終極昆蟲圖鑑》等幾百本生物書籍。採訪中,小崔對「蒼蠅為什麼會搓腳」、「翅膀扇動最快的昆蟲是什麼」、「蜻蜓為什麼要點水」等知識張口就來。記者拿出滬教版英語教材詢問「蜜蜂配圖的錯誤是怎麼發現的」,正在整理書籍的小崔回答:「其實挺簡單,就是蜜蜂有兩對翅膀、食蚜蠅只有一對,而且蜜蜂的肚子是胖胖的、食蚜蠅很瘦的。蜜蜂的觸角很明顯,食蚜蠅的不明顯。」像在說著一件很平常的事兒。尊重孩子的客觀差異興趣愛好成了學習動力今年七月,中國大陸實施「雙減」政策,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課外培訓負擔。十月二十三日表決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也強調家庭在未成年教育中的作用。「雙減」之後怎麼辦?如何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這些都成了中國大陸中小學生家長關切的重點。崔宸溪的故事被報導之後,很多家長前來取經。媽媽王丹總是說:「我家孩子從來都是散養的,讓他做自己就好了。」實際上,習慣了「散養」的王丹與很多人一樣,也曾有過「中國式家長」的焦慮。「進入小學後,看到身邊人都帶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我一開始也擔心他有些課程跟不上。」王丹說。「後來還是想先觀察一段時間,以他自己的愛好為主。」王丹說,她沒有對小崔的補課做強制要求,而是採用平等溝通的方式,與孩子商量是否需要補課。小崔喜歡畫畫和設計,王丹便為他報名了線上課程;每到周末,母子兩個人總會前往圖書館,一起看書、選書,拓展新的興趣愛好。主動學習效果好時間一長,王丹欣喜地發現,興趣愛好反而成了助力劑。「小崔在課堂上專注力很強,聽講非常認真,下課也總是能盡快完成作業,不拖拉,很自律。」小學和初中的班主任都給予小崔一致評價,這與孩子從小學會了自主學習,對各種問題都懷著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是密不可分的。「他總是主動學,帶著問題學,通過學習去尋找答案,這比有些孩子只是被動接受,靠老師灌輸知識的效果好多了。」在王丹看來,焦慮是很多家長的常態,但不能因為焦慮,強制剝奪孩子們對興趣的追尋。不給孩子「綁架」的愛,給他們足夠成長的空間,並輔以適當的陪伴和引導,會激發他們迸發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角度新穎打破常規今年十一國慶假期,老師出了〈這就是母親〉主題的作文作業,崔宸溪寫的是蟻后如何保護卵的故事,讓老師印象深刻。「角度新穎,打破常規,這何嘗不是一種創新意識呢?」小崔的語文老師馬英鸝說。「很多家長動輒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瀋陽市教育研究院學習科學研究室主任侯明飛說,其實,孩子本身就是個性化、多樣化的個體,不能放在同一賽道上進行標準化的比拚。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客觀差異,以孩子的興趣愛好為注腳,讓他們在不同的賽道上愈跑愈遠,長成他們應該有的樣子,而不是我們想要的樣子。日前,小崔正在忙著排練一齣自導自演的心理劇。「這是心理課上老師交給我的任務。它講的是一個人成名後,受到了很多關注,逐漸膨脹,最終一事無成的故事。」小崔說,希望自己不會變成那個樣子!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 疫情生活下 脫口秀 卻紅了 下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 古老長城 煥發新生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10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