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社會觀察】 古老長城 煥發新生

文/記者李鳳雙、曹國廠、高博 |2021.12.11
1623觀看次
字級
在金山嶺長城,技術人員在採集長城破損情況信息。 圖/新華社
張鶴珊在河北省秦皇島城子峪長城上行走。 圖/新華社
山西老牛灣是長城和黃河的「握手」之處。 圖/新華社
河北省遷西縣榆木嶺長城雲海景觀。 圖/新華社
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長城保護維修工程施工現場。 圖/新華社
娘子關。 圖/新華社
嘉峪關關城南側夯土牆體。 圖/新華社

文/記者李鳳雙、曹國廠、高博

十五年前,中國大陸制定《長城保護條例》,讓橫跨十五個省分的長城,多了六千多名的保護員,沿線省區市也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內涵,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科技保護長城,經過多年努力,古老長城煥發新生,二○二一年七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長城被評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示範案例。

初冬,一場降雪後,河北省秦皇島城子峪長城內外銀裝素裹,六十六歲的張鶴珊像往常一樣,在這裡巡護長城。

張鶴珊家住秦皇島市海港區城子峪村。一九七八年,當時才二十三歲的張鶴珊踏上了守護長城之路,一把大鐮刀、一隻蛇皮袋是他巡護長城的「標配」。

四十三年來,他幾乎每天都要在長城上走四十里山路,勸走過放羊倌,「嚇」跑過偷磚人,有了二十多萬字的長城筆記……

「降雪後,長城更要及時巡護,積雪融水對古老的長城敵樓危害很大。」張鶴珊說,為保護長城、宣傳長城文化,他學會了抖音直播,現在他有三十七萬粉絲。

保護人員日漸增加

長城,歷經兩千多年持續營造,涵蓋春秋戰國、秦、漢、唐、明等十二個歷史時期,總長度超過二萬一千公里。保護長城,並非易事。

這條巨龍,在無數山巒間蜿蜒前行,在山海關與大海交融,在偏關與黃河「握手」,一路上與群山纏綿,一直深入到荒漠戈壁。這是一場文物與時間的賽跑。

二○○六年,中國大陸國務院頒布《長城保護條例》,明確提出建設長城保護員制度。十五年來,這支隊伍日漸壯大,目前長城沿線已有六千多名保護員,他們像張鶴珊一樣,成為長城保護最前線的主力。

甘肅敦煌西北九十公里的戈壁灘中,河倉城遺址靜靜矗立。這座疏勒河畔的古城遺址是漢代儲備糧秣的倉庫,是世界文化遺產玉門關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十八歲的張建軍和五十五歲的妻子陳萬英,二○一二年作為基層文保員在這裡「安營扎寨」。夫妻倆就像兩千多年前的戍邊戰士,每天巡護河倉城遺址,一趟兩小時。

起初這裡只有一方窯洞、一張床、一口井。幾年後,敦煌市文物部門幫他們建起了新房,陸續通了水、電、網絡,還安裝了監控設備。「我們現在很喜歡大漠戈壁,想給後代留下寶貴的漢長城印記。」陳萬英說。

「現在愈來愈多的民眾自覺守護長城,各地紛紛成立長城學會或長城保護協會,這是我們大力推進長城保護的一個縮影。」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表示,文物部門力量有限,只有靠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才能讓萬里長城更長久傳承下去。

打造文化重要標誌

「長城腳下看冬奧、冬奧賽場看長城」,是二○二二年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一大亮點。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北將秦皇島山海關、承德金山嶺、張家口大境門和崇禮等四個長城區段作為重中之重。

張家口崇禮冬奧核心區,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就在樺林東段古長城腳下。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觀賞長城,崇禮目前正在實施樺林東段長城展示亮化工程。效果展示圖上,夜色中被燈火點亮的長城綿延於崇禮群山之間,成為冬奧盛會中的醒目背景。

交通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基礎支撐。記者從山西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山西省規畫建設的長城一號旅遊公路,主線貫穿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內外長城沿線,串聯起偏關、雁門關、平型關等眾多景區景點。

山西省偏關縣有「中華長城古堡第一縣」的美譽。老牛灣——平型關長城風景道項目已納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目前,位於偏關縣境內八十多公里的長城一號旅遊公路一期項目已全線貫通。這條風景大道沿線共修築了二十處停車區、觀景台、驛站,均為長城文化體驗勝地。

「長城一號旅遊公路不單純是通達路,更是彰顯歷史內涵的文化路。」偏關縣縣委書記王源說,在這座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裡,我們能深切體會到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水下長城景觀

成了網紅打卡地

過去的長城,見證了一場又一場浴血奮戰,凝聚起民族的力量。如今的長城,經過多年努力,已煥發新生,二○二一年七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長城被評為世界遺產保護管理示範案例。

回想抗戰時期,喜峰口是長城抗戰的主要戰場之一。一九三三年,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曾在喜峰口、潘家口一帶依長城阻擊日軍。到了一九七○年代,潘家口水庫修建後,喜峰口、潘家口兩座關城和部分長城被淹沒到水下。它們猶如巨龍潛淵,形成獨特的「水下長城」景觀,如今成為「網紅」打卡地。

河北省遷西縣黨史研究室主任馬振說,中國軍民在喜峰口抗戰中取得了勝利,也是「九一八」後的首次大捷,那時上下一片歡騰。

打造長城生態旅遊

長城腳下許多村莊偏居一隅,山多地少,曾深陷貧困。如今,村民靠著長城吃上旅遊飯,一個個脫貧致富的小康村,沿長城串成了「珍珠鏈」。

一九九○年代,娘子關開始挖掘以「雄關」、「秀水」為特色的旅遊資源,娘子關村民告別吃不飽飯的歷史。二○一三年,娘子關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二○一九年起,每年百分之六十的旅遊收入歸村集體,村民按土地入股,目前每人每年能分紅人民幣一千五百元。

除了叫響「紅色長城」,深入挖掘開發喜峰口長城抗戰、黃土嶺戰役、山海關保衛戰等沿線紅色文化旅遊資源,河北還實施長城沿線環境綜合整治、景觀整體風貌修復,建設長城風景復合廊道,打造長城生態文化旅遊全國樣板。

堅持最小干預原則

喜峰口西潘家口段的「水下長城」也正迎來新生。水庫水位漲落,加劇了風化作用對牆體影響。二○一六年九月開始,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與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向社會公開籌集資金,對箭扣和喜峰口的兩段長城本體進行修繕。

「我們堅持『最小干預』原則,妥善保護長城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古樸歷史風貌。」河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勇說。

針對土質長城保護難度大的問題,近年來甘肅省依託敦煌研究院建立的「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突破並掌握了錨固灌漿加固、支頂加固、表面防風化等一系列土質長城保護關鍵技術,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保護理論和工藝技術規範。

為給長城這一世界奇蹟長久留檔,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正在建立長城全線的圖像與3D數據庫。從二○一八年至今,他們已為五千五百公里的明長城牆體留下數位檔案。

長城許多重要關口、城牆與當地生產生活區域緊密相連,保護長城永遠在路上。

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員李哲說:「長城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我們要用科技賦能長城保護,推動『活化』傳承,將長城文化、長城精神傳播到全球各地。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