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在亞洲棒球錦賽不敵日本、南韓,沒爭取到明年北京奧運參賽權,雖然尚未與奧運說「再見」,但如果沒有加強戰備,想在明年三月的「八搶三」資格賽踏進奧運殿堂,將有一定難度。
從亞錦賽的準備工作來看,中華隊是不如日、韓,由先發投手的設定、牛棚準備到打擊細膩的各種層面,中華隊輸得沒話說,簡單的說就是「技不如人」。
中華隊只有兩名先發投手狀況較佳,林恩宇及陽建福分別對韓、日先發,兩人確實不錯,但教練團卻沒有在第一時間掌握他們體能下滑等現象,林恩宇被轟三分砲,就是前四局投得太順,忽略了不能有任何閃失,一個失投滑球被挨轟;陽建福更是如此,對日本第七局的觸身球,顯示體能下滑,教練團沒有立即反應。
兩名先發投手出狀況,但教練團讓他們續留場上,顯示教練團對牛棚沒信心,果然中繼投手表現不佳,而沒有馬上派曹錦輝救援,也說明教練團可用之兵有限,恐小曹上場後撐不住,就沒有其他救援投手可用。
中華隊雖有九名投手,但狀況普遍不佳,也沒有完整的規畫與布局,日、韓在這方面就略勝一籌,日本投手調度最好,先發、中繼及救援各司其職,南韓雖在先發投手調度上耍詐,但中繼、救援也都有水準演出。
打擊方面,中華隊細膩度不如對手。日、韓了解中華隊喜揮大棒,在投捕配球下工夫,讓中華隊打者吃足苦頭,自己卻以「巧打」取勝。
戰術方面,日本最成功,對中華隊時第七局落後一分,了解中華隊不能再失分(因中華隊再失分,即使贏球,也無法贏得冠軍),下達強迫取分戰術,攻得第二分,不僅追平比數,也瓦解中華隊士氣;南韓針對每名中華隊打者特性布陣,才會沒收中華隊不少可能形成安打的球。
由教練團、投打、戰術每個環節來看,中華隊還有許多地方必須及時學習、改進,否則資格賽再碰上南韓,及遭遇加拿大、墨西哥、澳洲,恐怕不易過關。
舜威(台北市/體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