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郭貴娟台北報導】「讀書會與上課、聊天、聯誼會、心理成長團體有何不同」、「讀書會不可欠缺的是什麼」…一連串的腦力激盪,在沒有壓力、流暢的互動討論分享下,笑聲不斷,擦撞出的智慧火花。
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主辦的「二○○七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帶領人初階培訓」,一、二日在台北道場展開,吸引近二百位愛書人齊聚一堂,聆聽輔仁大學社工系教授方隆彰的帶領示範與解惑,內容包含明確的基本概念、讀書會的組成要素、方案設計、有效的討論原理、實務運作,乃至分組討論演練、學習解惑回饋。
方隆彰表示,「讀書會」是建立理解材料的基礎上,以對話的精神進行討論與分享的共學團體。帶領人,不僅要做好事前準備外,對認知功能、角色扮演、傾聽、回應、尊重、歸納、整理,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帶領模式,日積月累、熟能生巧,自能運用自如。他也強調,帶領人要活在當下、要能網狀互動,不要把「讀書會」變成「說書會」或「講書會」,更不要被四層次框住,能備而不用,順著意識流動,找出核心價值,就能發現新的可能!
執行長覺培法師致詞表示,帶領讀書會,不是老師對學生,就如,佛陀與阿難尊者的對話;希望大家能夠用心學習,繼續推動讀書會,讓成員敞開心門、滔滔不絕,敢開口說話,而非「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