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美林遍訪名剎古寺30年 「畫」下古字絕妙形象 提供美術界參考 漢學大師歎為觀止
【本報香港電】住中國大陸的韓美林,喜愛蒐集古文字也喜歡寫古字,三十多年來,遍訪名剎古寺,翻遍古帖古籍,凡是不可考的古字,他都隨筆記下,目前已蒐集三萬多字並將之描寫出來出版一本《天書》,他蒐集的古字,連清華大學國際漢學研究所所長李學勤都歎為觀止,稱之為「天書」不為過。
韓美林說,「我把那些尚未考辨音義的古漢字,以書法筆墨表現的一種書法樣式。」韓美林新作《天書》,是用古文字寫成的。韓美林說,「這本書是我的畫路、思路和『歪打正著』路。」
「兒時,我家附近有一座土地廟,我們小孩在裡面玩,調皮的我從土地爺後面掏出幾本書。」說起這段往事,韓美林仍唏噓不已:「怎麼也不會想到,這幾本無意中掏出來的書酖一本《四體千字文》、一部《六書分類》、兩本《說文古籀》,影響我一生,它們讓我與篆書相逢,也將我領向了與『天書』結緣之路。」
韓美林三十年間,他遍訪名剎古寺,翻遍古帖古籍,搜羅古陶古器。閒來翻閱古書發現不可考的古字,也都隨時記下已成習慣。
二十多年前,韓美林與國學大師啟功在香港相會。「啟功先生看到我的這個本子,他說『你這是在辦收容所啊』,這個說法絕妙而形象。」
韓美林回憶,啟功鼓勵他說:「古文字都是描下來的,只能說是資料,不能說是藝術。你能寫出來就好了,你是畫家,又有書法底子,別人還真寫不了…」這一寫便一發不可收拾,目前韓美林已「收容」三萬多字中,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天書》,只展示了其中一部分,而《天書》第二輯正在醞釀中。
最早的文字是圖象化的,最早的繪畫是具有文字意義的。「我們中國人講書畫同源,字和畫,尤其是漢字它的象形文字,就是這種架構,就是從畫這麼過來的。」韓美林說。
韓美林寫《天書》別有一番深意:「想寫出來給美術界做參考,因為繪畫中的『形象感』都是西洋教學的標準,尤其設計教學,都是學西洋標準,我們的古文字,在這方面拿出來絕不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