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李安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談他創作的心路歷程及自我期許。李安表示,人總有根源,那就是你的文化及背景,成長背景影響他的創作。同時,他也嚮往已故披頭樂團的約翰藍儂,在Imagine曲中,倡言的超越國界的境界。
李安的父母在一九五○年代由中國大陸到台灣、一九五四年出生在台灣的李安表示,成長背景讓他對於古老的中國,和文化傳統特別強調。他說,「在台灣,我們傳承中華文化火炬,我們沒有經歷過文革及共產主義。」在香港及台灣的人,都是在傳統的環境中成長。他認為,中國曾歷激烈的改變。
他認為生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人不可能斬斷歷史,重新開始。他說,中國共產黨曾嘗試這麼做,尤其是毛澤東的文革時代。
作為一個出生在台灣的「外省人」,李安感覺自己又是台灣本地人又像客居。他也希望能保持這樣的模糊地帶,希望人們能以超越國界的境界來看待他。
李安不願被定型。他認為處於不穩定的模糊地帶,需要相當的勇氣。李安認為,安於制度只是暫時的方便,制度牢不可破時就會僵化,僵化就會步向死亡,這是生命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