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雙贏的歡喜心

宇真 |2007.12.01
994觀看次
字級

資訊發達帶來經濟、文化等產業全球競爭的市場,也引發多元化世代更頻繁的衝擊。制式化的學習,不再是未來社會地位的保證,卻讓人在面對複雜社會關係時,徒增更多的不確定感與紛擾。這類短兵相接的焦慮感,讓人愈想護衛自己,卻可能招致更多的損失。

就像在服飾店工作的小琳,每天面對各式各樣來到店裡的客戶,剛開始還能笑臉迎人,但總會遇上問東問西、東摸西摸的少數顧客,讓她覺得銷售成績受挫,而漸漸感到不耐煩,甚至感覺到有些來店的顧客,有存心找麻煩的焦慮。此時,工作對她而言,已變成「為五斗米折腰」的苦差事。反觀,同在店裡工作的小芳,卻從未看到她有不耐煩的表情,真不知道她那份工作的歡喜心情是從那來的?久而久之,來到店裡的客人習慣性地樂於由小芳為他們服務,小芳也似乎從應對中獲得更多的工作樂趣。

有一次店裡人不多,就與小芳閒聊起來,從交換工作心得中,才發現小芳一直以顧客的需求為考量,設計物美價廉的搭配購物方案,顧客們喜歡她的貼心與巧思,小芳也樂於協助顧客讓購物成為一件輕鬆快樂的事。令人不得不讚嘆她那顆慈悲柔軟的心,願去體察每個人的真正需求,才能做到給人歡喜,自己也歡喜的雙贏。

(台北市/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