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木乃伊 來自敦煌

 |2007.11.29
720觀看次
字級

【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二月間推出的「大英博物館兩百五十年收藏展」,許多人爭相目睹「被詛咒的木乃伊」,其實鮮少有人知道,國立台灣博物館也擁有「正港」台灣木乃伊,這具乾屍身著清朝官服,採坐姿,是台灣本土博物館所收藏的唯一一具木乃伊。

台博館館長蕭宗煌指出,十六世紀起,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及日本人先後來台,遺留下來的歷史軌跡,均可在台博館的收藏品中窺見。台博館珍貴的藏品中,有據傳為鄭成功生前所繪的「鄭成功畫像 」、十八世紀初,清朝統治台灣所繪的「康熙台灣輿圖」長軸,與代表二十世紀初台灣人民抗日象徵的「黃虎旗」。

另外,還有現今所發現台灣最早的史前人類化石「左鎮人」、台灣北部新石器時代農業傳統代表文化之一的「圓山文化」遺物、史前四十萬至七十萬年前的「早犀」、來自西伯利亞的「長毛象」、鯨魚化石、德式水牛等等。

他說,其實台博館也擁有一具出自本土木乃伊,這具乾屍身著清朝官服,採坐姿,是台灣本土博物館所收藏的唯一一具木乃伊。他表示,雖然自然科學博物館也收藏有一具木乃伊,不過是發現在敦煌沙漠,台博館的這具木乃伊是發現於台灣,彌足珍貴。

蕭宗煌說,明年台博館百年館慶,將陸續推出「百年風華建築展」、「百年珍藏展」及「古文物特展」等多項重要展覽,民眾可以一次盡覽台博館珍貴典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