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二月間推出的「大英博物館兩百五十年收藏展」,許多人爭相目睹「被詛咒的木乃伊」,其實鮮少有人知道,國立台灣博物館也擁有「正港」台灣木乃伊,這具乾屍身著清朝官服,採坐姿,是台灣本土博物館所收藏的唯一一具木乃伊。
台博館館長蕭宗煌指出,十六世紀起,荷蘭人、西班牙人、漢人及日本人先後來台,遺留下來的歷史軌跡,均可在台博館的收藏品中窺見。台博館珍貴的藏品中,有據傳為鄭成功生前所繪的「鄭成功畫像 」、十八世紀初,清朝統治台灣所繪的「康熙台灣輿圖」長軸,與代表二十世紀初台灣人民抗日象徵的「黃虎旗」。
另外,還有現今所發現台灣最早的史前人類化石「左鎮人」、台灣北部新石器時代農業傳統代表文化之一的「圓山文化」遺物、史前四十萬至七十萬年前的「早犀」、來自西伯利亞的「長毛象」、鯨魚化石、德式水牛等等。
他說,其實台博館也擁有一具出自本土木乃伊,這具乾屍身著清朝官服,採坐姿,是台灣本土博物館所收藏的唯一一具木乃伊。他表示,雖然自然科學博物館也收藏有一具木乃伊,不過是發現在敦煌沙漠,台博館的這具木乃伊是發現於台灣,彌足珍貴。
蕭宗煌說,明年台博館百年館慶,將陸續推出「百年風華建築展」、「百年珍藏展」及「古文物特展」等多項重要展覽,民眾可以一次盡覽台博館珍貴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