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童心】 從幼兒眼中看世界

文/賽夏客 |2021.11.23
973觀看次
字級
託新冠病毒之賜,兒子一家人從北京返台後,為躲疫情,暫時不打算回去任職,祖孫倆因此有了較長時間的相處。兩歲的孫女Yogurt,將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視為好友,那顆稚嫩的心靈,把「人之初,性本善」發揮得淋漓盡致。圖/Pixabay

文/賽夏客

託新冠病毒之賜,兒子一家人從北京返台後,為躲疫情,暫時不打算回去任職,祖孫倆因此有了較長時間的相處。兩歲的孫女Yogurt,將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視為好友,那顆稚嫩的心靈,把「人之初,性本善」發揮得淋漓盡致。

有一天接近黃昏時,我帶著Yogurt到三灣南富村葵花園賞花。面對一朵朵怒放的太陽花,大人紛紛擺「破司」拍照,貪婪地專注獵景,想把美景全都攝入鏡頭;只有在花叢下穿梭的Yogurt,忽蹲忽站,撿拾花下細碎草籽,說要餵花兒吃飯。

她眼中的世界跟大人不一樣,大人選擇仰角的「高富帥」,她卻低著頭尋尋覓覓。因為每一株都仰之彌高,只有少數幾株營養不良,長得特別矮小,花開得特別袖珍,她一時佛心來了,說要餵花吃飯,才會快快長大。

賞花之餘,眼角瞥見孫女神情專注,這一朵餵飽換另一朵,邊餵邊喃喃自語說:「它肚子很餓,眼睛一直看著我,要Yogurt餵它吃飯。」小小身影忙得不可開交。

此時,酡紅的夕陽在眼前彈了幾下,墜入山中,大地快速暗了下來。但執著的Yogurt仍放不下手邊的工作,說好說歹就是不肯離開,媳婦只好強抱起她來,她邊掙扎邊哭喊著:「我還要餵花吃飯……」

能把萬物視成親近的同伴,著實令人感動,人雖小,愛心卻很大。

晚飯時,面對窗戶坐的孫女,無意間看見一隻孤零零的小壁虎掛在透明玻璃上,發出「咂!咂!咂」的叫聲,她憐憫地說:「牠肚子餓了,找不到媽媽,好可憐喔!」

我試探地問她:「那怎麼辦呢?」她斬釘截鐵地說:「我要餵牠吃飯飯!」又是佛心來了。為了餵壁虎,自己犯傻摔了一跤倒是沒哭,爬起來自我解嘲:「好好笑喔!」化解尷尬的場面。

孫女出生後,委身於北京都市叢林中,接觸到的是方圓二、三十米的窄室,五官的刺激不若爺奶家那麼複雜多元。這段時間,她除了把萬物都當成好朋友來照顧外,還對聲音特別敏感,風聲、雨聲、蟬鳴鳥叫聲、掃墓鞭炮聲、樹葉沙沙聲……她總是好奇問道:「這是什麼聲音?」

若車子從身旁經過,發出轟轟的引擎聲,她立刻轉身要求庇護,嘴裡卻說著:「不怕、不怕。」來自我壯膽。原來,她眼中的世界除了有形的萬物,還有無形的聲音呢!

美國生物學家威爾森認為:同理心是人類獨有的,從很小的孩子身上,就開始發展出許多親近生命的關懷行為,如憐憫花兒長不大、不捨壁虎失怙失恃,正是啟發生命教育的最佳時機;若能順其本性,好好呵護這分關愛萬物的情懷,將來的世界一定能更趨向民胞物與的友善境界。

或許,這正是世紀病毒要傳遞給人類的反璞歸真訊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