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愛玲
我家地處「台中之肺」的水湳中央公園旁,自從水湳經貿園區開發後,重大建設應運而生,中國醫藥大學、綠美圖書館、中台灣電影中心、轉運中心、大賣場等,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美輪美奐的新大樓,鶴立雞群地挺拔在老式的透天厝中央。地價開始悄悄攀升,房價與房租自然水漲船高。
幾次去市場的路上,只見一位穿著簡樸的阿婆,在新大樓的林蔭下,佝僂著身軀,細心地掃著秋風篩檢出的落葉,與路人腳底下的垃圾,還時不時抬頭與進出的住戶和過往路人熱情地招呼問候。我心中暗忖:「阿婆真是可憐,該是頤養天年的歲數,卻還要來社區當清潔員,賺取生活費用。」
某日休假,我停下腳步與阿婆閒聊,方知她是義務打掃。阿婆獨居在鄰近大樓旁、占地約三十坪的五層透天厝內,原本四個兒子可以每戶分住一層,但由於工作關係,孩子們皆在外地購房。阿婆的雙腿承載了近一甲子的生活重擔,如今早已萎縮無力的膝蓋只能望樓興嘆,於是她自己住一樓,將閒置的四層樓分別出租給四個家庭。
照市價,阿婆每個月收取的租金應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得知她只酌收一間套房的價錢,我不禁「啊」了一聲,是我聽錯還是她講錯?
阿婆看見我疑惑的表情,臉上帶著慈祥滿足的笑容,娓娓道出低價出租的理由。
「我年輕時也是無殼蝸牛,能體會租房的無奈,若有足夠的自備款,誰不想擁有自己的房子?房租收低一點,就當給我的子孫積德。我也將房客當成自己的子孫,感謝他們願意陪伴我,每個月還拿房租給我當生活費,每天坐在家裡就有錢可領。」
至於來這邊掃地,阿婆說是她活動筋骨的方式,不用看醫生,更不會有老人痴呆,有形的付出換來的是無形的收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