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部分負擔大幅調漲,掛號費也隨之漲價。現在連藥局的民生常用藥價都漲價;從普拿疼加強錠、足爽、益可膚、廣東苜藥粉調漲二十至三十元不等,漲幅超過一成。
柯藥局藥師柯明道指出,約有三十種民生常用藥於最近一個月調漲進價,藥局只好隨之漲價。漲價項目主要為感冒藥水、皮膚用藥,還有民眾經常使用的止痛藥、腸胃藥等。
藥局藥師李宗憲也表示,自今年初算起,指示用藥與成藥價格就陸續起漲;以國外進口藥品為主,國產藥也蠢蠢欲動。截至目前為止,漲價藥品已超過上百件。
柯明道舉例,皮膚常用藥「益可膚」一條從原本的一百三十元調到一百五十元;「足爽」也從一百三十元調為一百五十元;感冒常用的感冒藥「治痛丹」從一瓶十六元調為十八元;「散利痛」由四十元調高為七十元;「腦新」則由六十元調高至七十元。而民眾常用的止痛藥「普拿疼加強錠」從一百元調成一百一十元;「百服寧」則由七十元調至八十五元;肌肉痠痛常買來貼的「金絲膏」及「撒隆巴斯」也漲五元至十元。
除了指示用藥外,成藥也跟著調漲;蚊蟲叮咬、提神醒腦的綠油精也有藥局跟進調漲五元至十元。家庭常備藥「曼秀雷敦」(大瓶包裝)更一舉漲了二十元。小朋友常吃的康喜健鈣,有的藥房一瓶更漲五十元。
李宗憲說,藥品漲,消費者只能接受,而需有醫師處方的處方用藥,則因有健保局監控,目前仍看不出漲價趨勢。
柯明道說,藥局是下游,完全不解漲價理由何在,藥商中盤漲價,藥局就會將進價反映在零售價。他說,今年初就曾有一波藥物漲價,當時大漲價有數十種藥物同時調漲,此波則是陸陸續續漲價。他相信,漲價有帶動效應,將會有更多藥物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