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梅捐出退休俸 讓鹽田留文化 經費尚缺 25日先陽春開館
【本報台南訊】「我的年紀漸漸大了,文化托缽需要體力的。」前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林金悔傾畢生心血籌建的鹽分地帶文化館主體工程完梭後,後續經費無著而停工多時,他為不讓「台灣古根漢」夢想留下遺憾,決定本月二十五日先「陽春」開館,再繼續「托缽」募款。
林金悔說,未來有經費再逐館委託專家設計,眼前就先以最省錢的方式讓文化館可用,比較務實。
「我的年紀漸漸大了,文化托缽需要體力的。」在台灣文化發展上舉足輕重,林金悔退休後歸隱家鄉耕讀,憑著傻勁彙整鹽鄉史料及傳承文化。
他自二○○二年起將夢想化為行動,邀集家族捐地出錢,翌年起連五年捐出退休俸三百五十多萬元及各界贊助的一千多萬元,在故鄉將軍鄉田野間興建的鹽分地帶文化館,意在打造比美法國亞維農、西班牙古根漢美術館的小鎮文化館。
然而政府補助新建文化館經費縮水且募款日益困難,他說,原訂前年要開館的計畫因分配不到預算,後續三千多萬元軟體經費迄今無著,農委會補助的三百萬元庭園景觀補助費讓他如逢甘霖,相較於文建會文化館補助費只核撥五十萬元,林金悔點滴在心頭。
鹽分地帶文化館洽詢電話(○六)七九四四八二三、三三五一九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