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大社訊】隱居高雄縣大社鄉觀音山區的莊鎮銘,是國內少數專攻泥塑佛像的藝術工作者,他遺世獨立,潛心創作,捏塑的佛像樸實沈靜,自成一格。「我選擇孤獨,並自得其樂的享受這種寂寞」,隱遁山林創作十餘年的莊鎮銘,言談中透露無求的自在。
莊鎮銘老家在大樹鄉姑婆寮,幼年遷居大社鄉三奶村,小時候就喜歡捏土娃兒,更愛聆聽耆老講神明鬼怪,對玄學有莫名的熱愛。
小學時受老師柯安正啟蒙,寫了一手好書法;念完國中禁不住追求藝術的狂熱,選擇輟學到台南當學徒,學神像製作。
在大社鄉國寶級皮影師傅張德成引薦下,「本來想學神像雕刻,後來跟師傅到大崗山超峰寺製作佛陀的一生壁飾,反而學到泥塑工夫。」
在泥塑領域開花結果,是無心插柳的結果,莊鎮銘說,國內製作佛像工法,不脫交趾陶,但交趾陶需要開模,「我不喜歡COPY的感覺」。
在莊鎮銘的泥塑世界中,每一尊佛像都堅持手工原作,展現作品的生命力,「每一次的創作過程,都有不同的心境與想法,神韻自然不同」。
莊鎮銘創作的佛像都是獨件,從不替作品留下任何影像記錄,他說,自己的創作理念是「不求名相」,不留任何痕跡,才不會受限於名利,讓珍藏者擁有的作品,都是唯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