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旅美藝術家周佳雯,透過「孵育機器」系列作品,探討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與欲望、生命的本質與一般性。這項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即日起在朱銘美術館推出,展期至十二月三十日止。
此次個展是朱銘美術館以「動」為主題,公開徵件的申請展之一。在「動」下,尋求一個廣義雕塑創作形式,無論是從形式上、或是內容上,都能蘊含或體現出「動」的意義之作品,如機動、風動、或裝置等。
周佳雯利用簡易機械原理、現成的管材、植物、醫療設備等人造物,製作出類似肉體構造與機械裝置組成之人工生物體,她的作品以「液體流動的管線」、「人工光源照射下的植物」隱喻呈現生命運行狀態,以簡單的機械方式來呈現生命體的運作,呼應「孵育機器」這個主題。
朱銘美術館指出,展覽「孵育機器
酖周佳雯。個展」之所以使用句點,一方面希望吸引觀賞者目光,另一方面也代表著「生生不息」之意,雖然句點表示「結束」,但生命終將繁衍下去、生生不息,不會結束,因此刻意使用句點。
周佳雯指出,她多數作品是利用機械元素,就如同人類的身體,機械構造是自我完備但卻仰賴空氣、能量、溫度等,與環境有關的生存要素。同樣地,機械程序重複、循環的本質與人類器官和內臟功能在某種程度上是平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