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為避免宮廟拜拜進香時、因燃放鞭炮帶來負面環境影響,嘉義縣府首開全台先例,首創「寺廟環境友善維護示範區」,以嘉義新港奉天宮、朴子配天宮兩大宮廟示範推動,前兩年以每天燃放四十箱鞭炮數量為限,藉此提升信仰文化與環境品質。
台灣廟宇眾多,宗教信仰盛行,但因祭祀或進香團祭拜燃放鞭炮造成的噪音與空氣汙染,也讓宮廟周邊住家與民眾不堪其擾,為推動「環保祭祀」,嘉義縣環保局針對廟宇周邊住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有八成以上民眾贊成設立維護區,打造兼顧環保與信仰的宗教措施。
為此,環保局選定新港奉天宮與朴子配天宮兩間標性廟宇,來示範推動寺廟環境友善措施,並設立維護示範區。環保局空噪科科長林春如表示,縣府長期以來都有向各地廟宇宣導減香、金紙集中焚燒等環保祭祀措施;今年則是進一步打造寺廟環境友善維護示範區,希望透過知名廟宇的示範,循序漸進擴及到其他廟宇。
林春如說,在措施實施兩年內,示範區內的個人或團體,每天燃放鞭炮數量以四十箱為限;第三年起每天以十箱鞭炮為限,施放後須立即清除鞭炮屑等垃圾,否則將依《廢棄物管理法》進行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