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博物館】 南瀛美學基地 西洋藝術殿堂 文/人間社記者李雪麗 |2021.10.25 語音朗讀 29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兵器廳展示的武器盔甲。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館外的奧林匹亞草坪,有台灣雕塑家蒲添生的「運動」系列作品。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奇美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名琴最多的單位。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兵器廳裡的盾牌,刻畫英國詩人約翰.米爾頓的史詩「失樂園」場景。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動物廳裡的標本。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藝術廳展出13到20世紀西洋藝術畫作。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奇美博物館外觀,頂端為手持桂冠與號角的〈榮耀天使〉。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蒂姆.沃克「光芒」系列作品。圖/奇美博物館提供蒂姆.沃克特展「珍藏與維護」展區。圖/奇美博物館提供樂器廳「走入管弦樂團」展區,以多聲道影音畫面演出。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兵器廳展示的匕首上,有著精緻雕刻裝飾。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蒂姆.沃克「雲朵9」系列作品。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文/人間社記者李雪麗台南奇美博物館是一座巍峨的歐式建築,館內典藏的西洋藝術珍品,加上館外的希臘神話雕像、阿波羅噴泉,讓人宛如置身歐洲。這座台灣館藏最豐富的私人博物館,始於一個小男孩的夢想,前後共花了80年的時間實現。位於台南都會公園內的奇美博物館,曾於2018年被全球最大旅遊網站TripAdvisor票選為「亞洲最佳博物館第19名」。博物館創辦人許文龍出生於日治時代,讀小學時經常至住家附近的台南州立教育博物館參觀,並許下宏願,將來若有能力,也要建造一座博物館供人參觀。許文龍創辦奇美集團後,先於1992年在台南仁德的奇美實業大樓成立奇美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新館2015年於台南都會公園開幕,由奇美集團將建物捐給政府,並由奇美博物館基金會取得50年經營權,同時認養台南都會公園。博物館入口的阿波羅噴泉廣場,大理石刻的太陽神阿波羅駕著戰車躍出水面,等比例複製17世紀法國凡爾賽宮的阿波羅雕像,在義大利歷時2年打造而成;通往博物館必經之橋,兩側矗立12座希臘神話雕像,名為奧林帕斯橋。館內有萬餘件藏品,分為西洋藝術、樂器、自然史、兵器等4大領域,讓台灣民眾不必出國,也能欣賞到西方藝術。常設展廳包括:動物廳、兵器廳、藝術廳、樂器廳等,現場展出4000多件作品,約占整體收藏的1/3。兵器精緻裝飾 工藝文明進化動物廳集結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以及陸鳥、水鳥標本和化石,結合生態造景,從生命演變的時間軸,見證生物演化的奧妙,展區還有全世界最大的北極熊標本。兵器的收藏,源於許文龍對歷史研究的興趣,兵器的優劣決定戰爭的結果,進而影響歷史的發展,從兵器廳內琳瑯滿目的刀槍盔甲等攻擊與防禦器械,可窺知工藝與煉製等科技發展及文明的進化,並見識到兵器上精緻的裝飾美學。西洋藝術是奇美博物館的主要蒐藏之一,包含古希臘、文藝復興時期,以及20世紀現代主義等作品,其中又以19世紀法國的繪畫、雕塑最為豐富。西洋藝術作品以3大展廳呈現,包括「藝術廳」、「雕塑大道」、「羅丹廳」。「藝術廳」將13至20世紀的藝術作品分成4個時期、8個展間呈現,可以一窺西洋藝術發展脈絡。「雕塑大道」提供近距離欣賞每件作品的空間;大道盡頭的「羅丹廳」,收藏有羅丹與其老師、同儕及學徒的作品。典藏大小提琴 外借3000人次樂器廳規畫有「世界民族樂器」、「機械音樂家」及「提琴」等展區,尤以提琴的收藏最為著名,有系統地針對重要製琴師的派別、區域與年份進行蒐集,數量超過1300把,包括義大利阿瑪蒂、瓜奈里、史特拉底瓦里3大製琴師家族的作品,是全球最大的提琴典藏機構。音樂是許文龍的另一項愛好,收藏樂器的初衷是為了與民眾分享美好的音樂,也為了樂器的長久流傳,特別是名琴。他曾說,名琴是人類文化遺產,只是暫時由奇美保管。名琴除了展示之外,也出借給台灣學子比賽之用,至今外借超過3000人次,知名小提琴家馬友友、胡乃元、蘇顯達、曾宇謙都曾借用過。館內有全球首創的虛擬交響樂團「走入管弦樂團」,空間設計以管弦樂團的配置為基礎,結合多聲道影音畫面,整點時段18組影音同步演出,畫面呈現真人大小的音樂家演奏情景,搭配前台中央的指揮,營造出管弦樂團就在眼前的真實感,參觀的民眾還能走進樂團之中,體會各個樂器在交響樂團所扮演的角色。「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傳奇攝影師蒂姆.沃克(Tim Walker)1970年出生於英格蘭,被評為當代最具創造力的攝影師之一,也是眾多全球時尚雜誌的御用攝影師,更是各大名牌邀約合作的對象。蒂姆.沃克擅長將自己的幻想化為攝影作品,攝影風格鮮明、用色大膽,作品中常見巨大的道具、奇異的角色、浮誇的服裝、華麗隆重且充滿戲感的布景。「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是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簡稱V&A)博物館舉辦的世界巡迴展,2019年於倫敦首展、2020年移師比利時,今年在台灣登場,不僅是亞洲首站,更是歐洲以外第一站。這次特展是蒂姆.沃克25年來職涯的最大個展,除了有重要作品回顧,還有以V&A藏品為靈感的全新創作。作品共有「光芒」、「筆墨」、「寶盒」等10大系列,近300件展品,包括攝影作品、V&A藏品、短片、攝影場景、道具、剪貼簿和素描等,展期至2022年2月6日。 前一篇文章 迪化二○七博物館 藝術建築空間 老屋傳承記憶 下一篇文章 台灣鹽博物館 白色金字塔 濱海的鹹味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南投.國姓 陸上行舟搶成功 地震不倒土地公嘉義.太保 古韻國寶藏南院 保民衛國世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