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天地--漢代玉器玉器的紋飾製作

 |2005.11.11
346觀看次
字級

漢代玉器的紋飾,是以戰國晚期酖酖西漢時期的紋飾為基礎,繼續發展而成的。尤其是在立體化的動物紋方面,漢代玉工沿襲戰國晚期以來的手法,大量使用凹弧面和多視點的角度取象技法,來製作平面立體化的動物,並且產生高低不等的浮雕動物紋飾,讓立體化的風潮,在漢代達到了鼎盛的巔峰狀態。另一方面,連線乳丁紋轉變為獨立的乳丁紋飾,形成風格簡潔的紋樣,也是漢代玉器紋飾的特色之一。

一、高浮雕動物紋
漢代高浮雕動物紋的製作方法,大約經過以下四個工序:

〈一〉定位輪廓:首先,玉工在玉器的表面上,用細砣雕琢的釘線紋,規畫出動物紋飾的輪廓。

〈二〉管鑽去料:動物紋的輪廓完成之後,玉工用小型的圓管工具,在釘線紋外側鑽磨,逐一敲掉管具內的玉料,使動物紋從玉器的表面上浮凸出來。

〈三〉雕琢凹弧面:玉工在浮凸的動物紋表面上,雕琢凹線與弧面,區隔頭、身、足、尾等部位,表現出動物紋飾的肢體動作。

〈四〉打磨拋光:最後,玉工將高浮雕紋飾與低平的地子琢磨勻整,並且進行拋光工序,即可完成高浮雕動物紋飾的製作。

由於高浮雕動物紋飾的高度,會隨著玉工的設計而改變,使得動物紋飾的肢體,產生高低起伏的變化,可以在立體形象之外,增加許多動感。例如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窄長的玉劍彘,表面雕琢三個螭龍紋與一個熊紋,這四個動物紋飾皆以高浮雕的形式出現,身軀隨著肢體動作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而起伏,在嘴巴、足爪、尾端等彎轉處,都可以看到管具鑽磨的痕跡,為高浮雕紋飾的減地工具留下清晰的印證。

二、淺浮雕動物紋
淺浮雕動物紋的製作方法與高浮雕動物紋雷同,也經過定位輪廓、去料減地、雕琢凹弧面、打磨拋光等工序,但是其中有一個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減地的工具與高浮雕紋飾並不一樣。從出土玉器和各博物館收藏的漢代玉器來觀察,漢代的淺浮雕動物紋並不用管具鑽磨法來減地,而是用桯具鑽磨的方式,在動物紋週邊去料。這是因為淺浮雕動物紋的高度較淺,紋飾周邊只需要用平砣淺琢一層地子,就可以讓動物紋飾略為突顯出來。而漢代玉工常常用尖錐狀的桯具,在淺浮雕動物的勾轉處鑽磨一個圓形的凹痕,則可以強化紋飾勾轉處的效果。這種淺浮雕動物紋飾可見於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王墓與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所出土的劍飾器上。

三、獨立的乳丁紋
戰國晚期--西漢所盛行的乳丁紋,是以各種線段所連接而成的連線乳丁紋,它們的突起高度較淺,並以V字形或階梯式的群組型態出現,鋪排綿密而瑰麗。到了漢代,開始出現一顆顆獨立於器表上的乳丁紋,這種新型的乳丁紋不僅高度較高,而且彼此之間沒有線段相連,呈現出簡潔疏朗的美感。
漢代的乳丁紋最常裝飾在圓形的玉璧上,例如位於河北省定縣的劉焉墓,出土一件出廓龍紋璧,在圓形的璧體上面即有一個個半球形的突起,以極為整齊的次序排列,其他如河北省北陵頭村中山穆王劉暢墓所出土的玉璧上,也有相同的乳丁紋,是此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規律性紋樣。

四、立體化紋飾的衰微
到了西漢晚期,立體化的紋飾已經開始有些式微了,到了東漢時期,因為平面立體化所塑造出來的遒勁風格更加衰退,取而代之的是繁複的布局與陰刻的細線紋飾。
漢代的陰刻細線紋承襲自秦代,但是秦代的陰刻線紋數量少,常以短而平直的形態,在象生動物的造形上作重點式的標示,因此風格簡約而樸實。到了漢代,陰刻細線紋成為勾勒造形的工具,不僅數量增多,還會隨著造形的需要彎轉,呈現出平順圓柔的繪畫式風格。例如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西溝畔墓葬所出土的金玉耳墜上,即有單線陰刻的線紋。

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中國古代的玉器紋飾就與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新石器時代晚期,紅山、良渚和龍山,各有不同的紋飾題材與製作方法,呈現出相異的區域性風格。商代以降,古玉的紋飾隨著時代而演變,在不斷的傳承與創新中,延續出彼此相繫,卻又風格各異的紋飾發展史來,我們只要了解它們的題材與製作方法,就可以掌握各代紋飾的變化了。

下次開始,本專欄將由形制演變的角度,分析玉璧、玉璜、玉韘,以及各種象生動物在不同時期的發展狀況。

1                                     2                            3
1、漢代 玉劍珌
此件玉劍珌的表面上雕琢著高浮雕螭龍紋,龍紋周邊用管具鑽磨法減地,所以留下一個個圓形的凹痕。

2、漢代 玉劍彘
此件玉劍彘的表面以淺浮雕龍紋為飾,龍紋周邊用桯具鑽磨圓形的凹痕,可以強化紋飾的勾轉。

3、東漢 龍形玉飾
此件龍形玉飾的表面以陰刻細線紋為飾,陰線紋隨著造形延伸,勾勒玉龍的輪廓,形成線繪式的風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