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原來的意思是指隱居後再出來任職,現在則用它來比喻失敗後捲土重來。典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
征西大將軍桓溫請為司馬,將發新亭,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戲之曰:「卿累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蒼生今亦將如卿何!」安甚有愧色。
典故在說東晉的著名政治家謝安辭官回鄉隱居後,又被應以蒼生百姓為念,再度出仕的一段故事。
謝安,才學很高,年輕時候曾經任著書郎之職,但不久便藉病辭官回家鄉。從此,隱居在浙江會稽的東山。
但是朝廷不死心,多次派人請他出山做官,都被他拒絕。直到謝安四十歲時,在明帝司馬紹的女婿、征西大將軍桓溫的再三相請下,迫不得己,答應下山當司馬。
在謝安將要出任的那天,有個叫高菘的官員,開玩笑地對他說:「你過去高臥東山,屢次違背朝廷旨意,不肯出來做官,想不到今天到底出來了!」
後來謝安一直做到宰相高位,在前秦國與東晉的著名淝水之戰中,他派弟弟和侄子為大將,領兵迎戰,擊敗了符堅的百萬大軍。
「東山再起」即由此再出「東山」演變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