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館提供
文/陳水財
蔡佳玲將近期創作稱之為「心田」。她的創作雖然取材不同,但都是某種心境的映照。置身娑婆世界,生活滋味難以一語道盡,最後往往只能放歸「心田」獨自咀嚼;「心田」原來也是一片「花田」。「百花盛開」開展出一片奇詭景致,投射出一種莫名的心緒;生命情狀變幻無常,佳玲的心境風景也多樣多彩。茲從「花風景」、「心緒風景」、「禪味風景」三個面向加以品讀。
花風景
〈百花盛開〉花團錦簇,氣氛詭譎繽紛,是一方讓人流連的桃花源;〈紅花〉則提供了另一番景觀,花形含糊,層疊的筆刷渲染出熾熱的精神面貌。許多小品的「花風景」如〈花〉、〈甜甜〉、〈喜悅的花〉等,都是隨手拈來,用以道說人生景致。
「花」是天地間的妙物、性靈的隱喻;「花風景」往往只是一朵花的風景,一花一天國,蔡佳玲藉此神遊,無礙自若。
心緒風景
「心緒風景」直抒胸臆。〈秋戰〉粗重的筆觸上閃爍著的暗紅仿若野火,向天際蔓延而去,我們被一起捲進沉鬱中;〈自畫像──啞口無言〉畫家將自己埋入黯黑裡,面目不清,景象交錯,氣氛玄祕低沉;〈44年華〉可視為不同型態的「自畫像」,在淡淡的抒情中,心緒趨於坦然、釋然,飄散出濃濃的詩意。
在「心緒風景」中,沉鬱交雜著詩意,悠揚中也往往隱藏著一股玄祕氣息。畫家心緒流洩,純真而不矯飾。她咀嚼自己的人生,滋味無盡,一切盡在不言中。「心緒風景」糾結著娑婆世界的喜樂悲苦,藝術意蘊豐盈飽滿。
禪味風景
〈坐臥〉等「偶得」作品,只有清晰的筆跡,沒有斧鑿痕,不落言筌卻禪味充足。不假思索,沒有華麗詞藻和多餘的修飾,生機盎然。「禪味風景」往往以超出邏輯思惟的簡約筆意,引喚某種「說不得」的領悟。〈紅戀〉給出甜甜的味覺,前塵往事隱隱約約,一股暖意溶解了多少心事;〈愛的能量〉色點遊走,輕盈自在,煙塵不染,一派輕鬆無事狀。
「禪味風景」可以視之為藝術家對人生的一種自我追求,企圖在人世間尋覓一方淨土,也在內裡開展一處寧靜,稍稍緩解生活的困頓,並進而究問生命的意義。
結語
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1900)說:「一幅沒有烏托邦的世界地圖根本不值一哂,因為它忽略了人性總是降落的國度。」蔡佳玲正在追索那個永遠在前方的「烏托邦」,華美夢幻的「壇城」似乎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