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1.10.14
3388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01

首都客運駕駛林春傑18年前,他進駐和平醫院,擔任醫護人員的「抗SARS」司機;這次新冠疫情爆發,他又自願擔任防疫司機,上班時得穿整套防護裝備,負責送醫護人員到篩檢站,或載確診、隔離者到檢疫所,林春傑表示:

「自己沒想太多,因為總要有人站出來。」

02

師大附中老師江青釗,過去曾是四體不勤的「肉雞」一族,但是為了幫助學生成長,他開始學習爬山,並帶領學生攻頂,18年來他不只攻下一座座山巔,也改變了一顆顆年輕叛逆的心;只要學生遇到困難,無論是書本上的、課業上的,還是生命中的,江青釗表示:

「需要我的時候,我就會出現。」

03

跳過八家將、混過堂口,陳柏均靠「霹靂舞」救贖人生;2016年他帶隊前往中國大陸上海參加國際街舞大賽,拿下世界冠軍;霹靂舞納入2024巴黎奧運的比賽項目後,他也成為WDSF世界舞蹈總會霹靂舞的國際裁判與顧問,並在今年獲頒總統文化獎青年創意獎,陳柏均表示:

「只要始終保持強大的信念,信念可以幫助你完成不可思議的夢想。」

04

《俗女養成記》的作者江鵝本來是個普通上班族,然而壓力卻讓她的身心都發出警訊,讓她決定遞出辭呈;職辭後,她並沒有每天睡到飽,而是規畫出時間表,像學生那樣每天按表操課,將自己安置在書桌前寫稿,江鵝說:

「生活就是往前爭取2步,要折衷退後1步,只要確認不要偏離軌道太多、朝著自己想去的方向就行了。」

05

嘉義文化創意園區執行長孫育晴從北部派任來後,致力將在地文化、文青名店帶進園區;今年工作告一段落後,她決定在嘉義住下來,輔導產業媒合跨界資源,並持續挖掘在地隱藏版景點、美食等,以異鄉人看到的不尋常,重新發現嘉義的日常,孫育晴說:

「心在哪裡,家鄉就在哪裡。」

06

出版了100多本書、參與超過30部電影編劇的小野,是「千里步道運動」的發起人、「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的催生者,也是「台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的校長;在每個階段,他都選擇了真正想做的領域,並且全心全意投入,小野表示:

「美的、好的事物就在身邊,想做什麼就去,不要猶豫。」

07

朱宗慶打擊樂團成軍35年來,不曾停止提供年輕擊樂家表演的機會,9月底為15名來自各大專校院擊樂新秀,推出「5,4,3,2,1」系列音樂會。朱宗慶表示,他始終一直堅持信念,給年輕人舞台、讓擊樂人才持續接力,他說:

「我始終相信,只要鼓勵、給機會,就能讓他們勇敢追夢。」

08

藝術家蔣勳書法水墨展「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9月底在中央書局開展,展出近年來病中獨處時的書畫作品;他說,現在資訊太快速,人幾分鐘就變得不耐煩,但只要耐得住孤獨、安靜下來,任何一個東西追蹤下去,得到的結果會不一樣。蔣勳表示:

「孤獨是和自己在一起,向內認識自己,成就生命的完美圓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