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純昌
電影名稱《大象與蝴蝶》出自電影中的故事,住在小屋中的大象,因蝴蝶的來訪,走出了家門,並獲得蝴蝶的陪伴。
卡蜜兒在出國開會前夕突然失去女兒保母的聯繫,這時一個男子走到她家門口,說要與卡蜜兒談談,她在他面前把門關上。但班機要來不及了,卡蜜兒無可奈何,只好要求男子安東照顧一下女兒。保母一直沒出現,在各種偶然下,安東與女孩艾莎由此展開一段為期三天,發現彼此的旅行。
單親促成早熟性格
電影的開頭就可以發現卡蜜兒與安東的關係非比尋常,卡蜜兒關起門後泫然欲泣,在意外途中兩人的對話也可以發現過去應是夫妻的關係,當安東家人見到卡蜜兒時,沒有人感到意外,而是自然地與她交談聚餐。電影中從未提起兩人過去究竟發生什麼事,只能夠知道是某個無奈至極的理由讓兩人分開,這個原因讓他們不會向家人說明,卻讓兩人相見時一人無奈、一人垂淚。
而艾莎的身分顯然就是兩人所生的孩子了,但因為某些觀眾不知道的理由,女孩從未見過安東——自己的父親,卡蜜兒也堅持不讓父女相處,在艾莎意外讓安東照顧之後,卡蜜兒持續堅持著要找其他人照顧她。
對於電影來說,以上背景可以說非常不重要,因為那只是讓這對過去不曾相處的父女,踏上旅程的動機罷了。兩人從一同畫畫開始,玩捉迷藏、出門騎腳踏車購物、去找安東的家人,到海邊,在睡前說故事,兩人之間相處時的時光,每一段都像是永恆靜止時光般的美好。
觀眾可能更直接發現的,是電影中女孩的可愛與天真爛漫吧。除了艾莎真的非常可愛之外,女孩的善解人意。或許是單親家庭促成的早熟性格,電影中,短短三天她總共被「轉手」過三次,分別由母親、父親、父親的哥哥、外婆照顧,但除了一開始的不願意之外,女孩都非常溫順的不吵不鬧,或與初次見面的人相處愉快,甚至在安東感到沮喪時,還安慰著他。
孩子如此善解人意,但大人呢?安東照顧艾莎粗心大意、不耐煩、大吼兼而有之,他不顧孩子的意願,總是強硬地將艾莎帶走,對孩子不懂事的行為不事先溝通,而是責罵。卡蜜兒面對安東竟帶著艾莎到處跑,堅持將艾莎送去她不想去的外婆家,進了外婆家,當安東溜進去一看,艾莎一個人寂寞地坐在
階梯上吹泡泡。
終獲得歡樂的時光
大多時候,故事中沒有一個大人認真聽孩子的話,他們可能因為現實因素無可奈何,可能沒有時間,或無法回答,而以否定、情緒去迴避孩子真率的話語與問題,讓他們單獨面對陌生的環境與人群。
但艾莎不計較這些(她並非不在意或不記得),而是由於她的早熟與體諒,以及她僅僅是純粹地愛著她的父母。雖然沒有任何人告訴她,最後艾莎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但她什麼也沒說,只是知道,並接受這一切。
電影名稱《大象與蝴蝶》出自電影中的故事,住在小屋中的大象,因蝴蝶的來訪,走出了家門,並獲得蝴蝶的陪伴。那隻大象「不喜歡開口」,女孩說那是她,她也不多話,因為沒有人聽她說話,安東的出現讓她獲得歡樂的時光。但艾莎終於出現在安東面前,她才是那飛舞至大象屋前的蝴蝶吧,安東因無法坦露身分而對艾莎忽冷忽熱,又因沒有經驗而對孩子不懂得溫柔、溝通。
艾莎要安東對她講故事,她拿著玩具麥克風一遍又一遍地問安東:「你是誰?」(對我來說,你究竟是誰?)故事中的大象問蝴蝶說,「你有點喜歡我嗎?」蝴蝶說:「不,我非常喜歡你」艾莎擁抱安東說:「你知道嗎?安東,我非常愛你,你愛我嗎?」這大概是最美的問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