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舊與創新

劉雅晴 台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四年級 |2021.10.01
1035觀看次
字級

劉雅晴 台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四年級

廚房裡,瓶瓶罐罐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交疊出親情的濃厚,也碰撞出不同的聲音。守舊與創新這個問題,緊密地鑲嵌在我們的生活中,從每日的飲食到生涯規畫的選擇,都與之密切相關。

從歷史的角度切入,正是因為有創新的大膽,所以倉頡造字使中國自史前時代躍進文字時代,三皇五帝時期有指南車的發明,東漢有蔡倫造紙讓文字便於書寫、印刷術讓知識更易傳遞。

時光洪流的沖刷,促使許多新穎思惟取代舊觀念,曾經被認為是屹立不搖的傳統,可能會在下個世紀成為歷史課本中難以觸及的過去。許多人認為,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守舊則是讓發展停滯不前的元凶。回溯西方的近代發展,當初若不是理性思潮興起,激起大批熱愛對事物尋因究果的學者們掀起科學革命,今天的社會就不會存在經工業革命過後而誕生的現代國家。

戰國時代,商鞅的富國強兵所樹立的中央集權,在朝代的沿襲下,不斷地承前啟後,政府的運作從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六部到明代的首輔制,我們可以發現在制度演變下不斷被移轉的權力,其實本質上就是想透過改變,來解決舊有的問題。

現在的創新在未來會變成守舊,今日的守舊,在來日可能又會成為創新。反璞歸真也能被定義為開創,以現在備受推崇的有機農業為例,當中尊重環境、對自然友善的核心價值,正與農業革命前,化學藥物和肥料科技尚未興起時的原始農業時代,人們強調節氣、講求與自然環境相依共榮的概念不謀而合。而鎂光燈下的紐約時裝周,不時掀起的復古風潮,更是包含許多設計師們的創新與巧思。

在我的觀點裡,守舊與創新並不是完全相反與對立,甚至可以說這兩者是難以清楚分界彼此的。它們可以並存、被賦予不同的定義,恰似奶奶會在後院晒梅乾菜,而媽媽則愛吃生菜沙拉。守舊與創新代表著一種選擇,小自個人意志,大至社會潮流,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卻會在歲月中沉澱,積存於時代的遞嬗之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