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River
圖/River
                    
                    盧科宏/台北市薇閣高中三年丁班
詩人席慕蓉曾在作品中寫道:「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或許就是因為倉促,才構成青春這本書最完美的結局。
青春就是遺憾。在這個不成熟的人生階段,反覆的選擇,想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卻從來沒有走到最正確的方向,回想起來是數不盡的遺憾。逆著時間的巨河上溯,在烏江旁決定自刎的西楚霸王,敗落的垓下之戰,無顏見的江東父老。年少有為的領袖,最後卻用悲涼的身影永遠駐足在虞姬的目光中。擁有拔山蓋世的才能,他在青春燦爛時照亮了人世間,卻在最無力時迎接了結局。看似失敗的收尾,促成了最精采的橋段。
我們的青春故事,雖然不像項羽那般驚心動魄,卻也同樣有難以釋懷的遺憾。可能是一次沒把握住的機會,一句藏在心底的喜歡,抑或是一段漸行漸遠的友情。青春像一朵彼岸花,帶著無法跨越的遺憾,象徵著分別,提早收場便是最好的劇本。生長在對岸的彼岸花,看得見卻碰不著,生長在說不出口的沉默中,而盛開在離別之後。事後的「如果」即是青春真實的模樣;某些言語只能夠留存在心房中,某些故事只註定書寫在童話裡,某些對象只適合藏在回憶裡。是的,正是因為這些遺憾才顯得青春的珍貴,有一位作家說過:「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
遺憾是斷了線的風箏,有人說青春是追風的遊戲,飛向高處的風箏,懷抱著遠大的夢想,我天真地以為只要我緊緊抓住手中的線,它就永遠不會離開,但是誰曾想風箏都是渴望自由的。那條悄悄斷掉的線,風箏邁向自由的步伐,是我如何奔跑都追不上的,只容許我仰望天空,回想著一遍又一遍的如果。
遺憾的情節,缺陷的故事,即是青春的主體。斷了線的風箏,對岸上的彼岸花,都將名為青春的書敘寫上缺點,但我卻對此不怨懟,因為我知道它們飛過天際,開得茂盛。遺憾,才是最好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