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舊時光】 種瓜吃瓜用瓜

文/一然 |2021.09.28
804觀看次
字級

文/一然

小時候,老家的豬舍周遭就是菜圃,澆水、施水肥及照護都很方便,當然採收時更便利,隨時都有新鮮的菜蔬可下鍋。

春天播種後,約到六、七月間,各種瓜類相繼成熟時就可採收了!冬瓜、西瓜、南瓜、苦瓜、菜瓜、胡瓜、蛇瓜、葫蘆瓜……都是家裡固定栽種的瓜類。

除了瓜肉可食用,好的瓜子用來播種,炒熟後是喝茶聊天閒嗑牙時的聖品。此外,有些瓜類能製作成水瓢及菜瓜布,充分利用了辛苦栽種的農作物,這是先人的智慧,更具環保概念。

胡瓜、菜瓜通常會特意留幾個,讓它們在瓜藤上更成熟一點再採收。當菜瓜老了、瓜肉纖維化後,雖無法食用,卻是做菜瓜布的上上之材。菜瓜布約有成人手掌兩倍長,洗碗盤、刷鍋子都很好用,而且方便保存,常年不破不壞。

在塑膠用品還未普及前,很多櫥櫃、竹筷都是自製的,水瓢也不例外。水瓢,台語有水杓、戽杓、水酷仔等稱呼,客語則叫杓麻。熟成的胡瓜採收後,先在烈日下曝晒三五天,外表會呈現漂亮的橙黃色,再用鋸子剖成兩半,挖掉瓜肉及種子,就是經久耐用的水瓢了!用來淘水不燙手又輕便。

鋸開硬綁綁的胡瓜得有些技巧,光靠一個人無法獨立作業,大多由大人操鋸,兩個小孩一左一右幫忙扶著胡瓜。其實孩童人小力氣弱,根本幫不上什麼大忙,看熱鬧成分居多,不過這種溫馨有趣的場面,卻一直深深印在我腦海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