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碧清
一早,趁陽光還柔和時,來附近農田看看飽滿的稻穗吧!
剛踏出門,「黃碧清!」鄰居叫我,接著說:「剛剛從菜園摘下來的,送你一顆。」看著這顆翠綠色的瓠瓜,圓滾滾的樣子宛如彌勒佛的笑容,填滿了我整個心,好溫暖。
自五月十九日進入三級警戒,開始防疫在家,學校課輔班、客語課、義工值勤等日常全部停止,整個人像突然定住的鐘擺。因為防疫需要斷絕傳染鏈,所以親友們暫時沒有連結,自己也謹守防疫原則,不越雷池一步串門子。
防疫期間,看起來似乎孤單,然而,卻不孤獨。
這些日子以來,家門口三不五時總會掛著好東西。有隔著一座山自己種的山產,越過一座橋的自栽水果;有跨過一條溪水自製的饅頭,經過好幾條街的手工點心、粽子,也有隔壁鄰居不灑藥的蔬菜。
左鄰右舍及親友們,總會在路過時留下驚喜,在沉悶的日子裡點燃愛的心花。大家的疼惜情,像一輪明月,祥和的光輝充滿溫馨。
習慣過著隨心所欲卻也匆促的生活,遇上三級警戒,怎麼辦呢?在防疫非常時期,非必要不外出,以減少病毒的傳播鏈。剛開始可能有些許不習慣,然而,緩慢了生活步調之後,轉個彎,卻看到意想不到的景色。
調和與時間賽跑的緊張節奏,從容代替了匆忙,聆聽一下自己的心跳,多美妙的聲音!也可以拿取塵封多時的書,讓閱讀沉澱焦慮的心情;或是泡壺茶聽一首年少時的歌,隨歌起舞活動筋骨,不花錢的享受多麼划算!心轉念轉,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不是嗎?
寫這篇文章時,手機響了,是一位非客家籍的老師打來的:「可以幫忙用客語錄一首唐詩嗎?」我欣然回應:「當然可以,我非常願意!」可以幫客語撒落種子,預見母語的春天,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