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思妙
年過八旬的老爸罹患巴金森氏症十多年了,儘管病情控制還算良好,但畢竟身體日漸年邁退化,醫生提出了復健的建議。因醫院復健中心患者眾多,決定還是找私人教練,經過朋友介紹,我們來到了一家皮拉提斯個人工作室。
試做當天,教練根據老爸的狀況教了幾個動作,並且巨細無遺地解釋原理,在明確的動作口號下,老爸很快捉到訣竅。做對了,教練不吝惜給予熱烈的讚美;做不到,也會溫暖安慰,並且立刻改換動作。這讓爸很有成就感,只見平時不愛動的他,在訓練床上賣力伸展著手腳。
一小時後,老爸臉色紅潤,笑容燦爛,原本僵硬的身體也靈活了起來。他很喜歡這樣的課程,於是約定好上課時間、繳費,展開了父女倆一起上健身房的日子。
每周一天,我回娘家接老爸到健身房,揮汗之後,父女再共進午餐。因為老爸的手會無法控制地抖動,用餐時難免碰撞杯盤碗筷發出聲響,引起注意。但儘管鄰座客人不時投以異樣注視,或竊竊私語討論,他仍能安然用餐。
復健一段時間後,老爸變得靈活有力,精神飽滿、心情愉悅。有一次,我們參加佛寺的共修,一位師姐用滿是羨慕的口吻讚歎老爸「雖然行動不便,仍積極參與活動」,並一臉擔憂地說:「不像我的同修,自從得了巴金森之後,就意志消沉,寸步不離家。」
這番話,讓我對老爸有了新一層的認識。
自從患病之後,他常要面對別人疑惑的眼光,即使是善意的關心,應該都是巨大的壓力吧!但他並沒有逃避,仍一如既往地與人互動。雖然剛開始似乎有點沮喪、不自在,但或許是信仰的力量,也可能是自身的智慧,他逐漸轉念接受事實,正面心態茁壯了他,因而才能不受外境影響,自由自在生活。
更令我感動的是,為了改善生活品質,他勇於嘗試,願意上健身房運動;即使年紀大,罹患的又是無法恢復的疾病,仍對生命充滿熱情,接受一切可能。捫心自問:若是我,能做到嗎?
我想,老爸用自己的言行,向我展示面對挫折時的心態與智慧。他真的是個生命鬥士,也是我最佳的人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