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說故事】 保護姆芙嫩:知本溼地的故事(上)

文/林和君 |2021.09.15
763觀看次
字級
原民說故事 保護姆芙嫩:知本溼地的故事(上) 圖/Max

文/林和君

最近疫情降級,昂蓋趁著開學以前,再來到卡大地布(知本部落)找阿棟哥哥,度過最後的暑假時光。

「昂蓋,我帶你去一個很美麗的地方,你會一直記得的。」

阿棟哥哥騎著機車,載昂蓋往海邊的方向騎去,一直到一片一望無際的寬闊草原,連接著遠處的海灘,還能聞到海風吹來的鹹味。一路走過來,看得到許多小池塘散布在草原各處。

「哇!阿棟哥哥,那裡有好漂亮的鳥喔!在山的那個方向。」昂蓋看到草叢裡有一隻顏色鮮豔的鳥兒,像是長著長尾巴的雞,有著紅色的臉孔、藍色的脖子,脖子上有一道白色的圓圈環掛著,全身還披著斑斕華麗、又反光閃爍的棕色羽毛。

「那種鳥叫做阿那霸(anabang),課本上的名字是『環頸雉』,是台灣既珍貴又漂亮的保育類動物,在這裡有很多喔!這個地方不但有漂亮的風景,還有非常多種類的野生動物。」阿棟哥哥解釋。

「而且,這片土地有許多屬於我們的故事,讓阿棟哥哥告訴你吧。」

阿棟哥哥帶著昂蓋,坐在一塊可以看向海邊的大石頭上,他轉頭跟身邊的昂蓋說:「之前我在射馬干(Kasavakan,建和部落)跟你說過,老人家說,他們的祖先跟我們卡大地布的祖先本來是同一家人的姐弟,後來一起在南方的山上建立卡日卡蘭(Kazekalan)部落。」

「四百年前,荷蘭人來到台灣,他們駕著船從台南來到台東尋找黃金。當他們來到卡大地布的海邊時,在海上遠遠地看到卡日卡蘭部落,好像在發光。他們非常好奇,於是就派士兵搭著小船登陸,上岸來一探究竟。」

「我們現在坐著的這個地方、這個海邊的溪口,就是荷蘭人當時登陸的地方。那時,荷蘭人沿著這條知本溪往草原裡面走,遇到住在這片草原沼澤上的卑南族人,這也是祖先第一次看到荷蘭人帶來的槍。這個地方被我們稱為那魯汎(Kanaluvan),意思就是沼澤地帶。」

「這一整片靠著海邊的美麗草原,大家稱它為知本溼地,我們則叫它姆芙嫩(Muveneng),意思是會積水的地方。阿公他們告誡我們,這裡有好多屬於我們的故事,要好好保護它……」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