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哪裡來】 培養科學思惟思考更富彈性

文/黃詠翔  |2021.09.08
635觀看次
字級
我們這兩個多月來,花了9篇的篇幅來傳達,科學思惟其實離我們一般庶民不遠,只是相對庶民思惟,科學思惟著重客觀性,並利用嚴謹實驗來做差異比較、亦很慎重地推論,不過度誇大結果。然而科學思惟僅是「科學」的其中一環。除了科學思惟外,科學尚可再粗略分成兩個部分:科學知識與科學活動。圖/BOB
我們這兩個多月來,花了9篇的篇幅來傳達,科學思惟其實離我們一般庶民不遠,只是相對庶民思惟,科學思惟著重客觀性,並利用嚴謹實驗來做差異比較、亦很慎重地推論,不過度誇大結果。然而科學思惟僅是「科學」的其中一環。除了科學思惟外,科學尚可再粗略分成兩個部分:科學知識與科學活動。圖/BOB

文/黃詠翔 

我們這兩個多月來,花了9篇的篇幅來傳達,科學思惟其實離我們一般庶民不遠,只是相對庶民思惟,科學思惟著重客觀性,並利用嚴謹實驗來做差異比較、亦很慎重地推論,不過度誇大結果。然而科學思惟僅是「科學」的其中一環。除了科學思惟外,科學尚可再粗略分成兩個部分:科學知識與科學活動。

不賣關子,直接用一句話囊括這三者的關係:科學家利用科學方法進行研究獲得結果。其中科學「方法」即是科學「思惟」、「結果」即是科學「知識」,而科學家做「研究」這件事即是科學「活動」。到此則要讓同學想一想,我們從小開始是從哪個部分開始學習「科學」呢?

被動吸收 學而不思



答案是科學知識。打從國小,我們就開始從課本裡學習科學知識,舉凡「水的三態變化」、「動物的外型與分類」等;到了八、九年級的理化,就開始學習艱深一點的知識,如光、電、氧化還原等科學原理;高中之後更是將其細分成物理、化學與生物。在這期間我們大多算是「被動」吸取科學知識,等學到一定程度,我們漸漸了解這些科學知識是利用實驗等科學方法獲得的;照理說,我們會據此間接學習到科學思惟。此時就會有人問,那何需學習科學思惟,我們就不斷地吸收科學新知就行了?

反覆修正 從容面對



然而經由上述學習過程,會讓學生對於科學產生兩種誤解。首先,學生會誤認為科學知識是不會錯的,這說法在某個程度上也許是對的,因為會編入學校課本的科學知識,自然是經過時間淬鍊所留下來的,正確性當然很高*。然而,當走出課本,科學新知常常是脆弱的,可能今天學到,下個月就有新的論文提出反證了。當學生知道自己所知的科學知識被推翻時,內心會受衝擊,並感到徬徨無措,不知怎麼面對這件事,此時科學思惟就能登場救援啦!

還記得前幾篇說到科學是如何進步的嗎?科學是經由檢驗現有的科學知識或理論上的錯誤來進步的;到了現今,科學知識的產出更快,所以科學新知會被修正,甚至被推翻!因此,科學思惟除了是為我們把關科學知識正確與否的守門員之外,更是能讓我們思考富有彈性;當我們知道科學知識可能只是暫時性成立時,便能從容自在地面對它、且小心地使用它。

至於第二個誤解,待下周揭曉。

*編註:在學校的教育中,其實有教導孩子們,「科學」是從錯誤中進步這件事,想想牛頓與愛因斯坦的研究,皆是修正前人的理論進而提出新理論的過程,正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