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到人生】 最後的陪伴

文/吳娟瑜 |2021.09.01
1424觀看次
字級

文/吳娟瑜

近日閱讀的三本書,正巧都是描述陪伴臨終的家人。

按照出書年分,分別是法國作家西蒙波娃《一場極為安詳的死亡》,美國精神科醫師凱博文《照護的靈魂》,以及美國精神醫學大師歐文.亞隆和其夫人女性史研究作家瑪莉蓮.亞隆合著的《死亡與生命手記》。

母女矛盾

西蒙波娃是法國婦女思潮的先驅,然而她和母親的關係並不親密,甚至曾說過:「為什麼她一旦再度開口說話,說出來的話卻讓我毛骨悚然?」西蒙波娃長期以旅行、寫作、和男友沙特相處來避開母親,她不像妹妹娃兒,可以和母親說說笑笑。

西蒙波娃的母親有髖關節毛病,七十八歲獨居在家時摔倒昏厥,經醫生診斷有腸道腫瘤。她以極度冷靜的口吻描述母親:「仍舊頑固地眷戀人世,對死亡抱持著一種本能的恐懼。」

西蒙波娃因對母親這種矛盾的感情,很難隨侍在病床旁。有一回,她決定代替妹妹娃兒留在病房一晚,不料,母親卻用銳利的眼神看著她說:「你,我怕你!」

然而,當母親真的離世時,西蒙波娃描述自己:「有某個不是我的人,正在哭泣。」她將媽媽的唇貼上自己的臉頰,憐憫之情讓她心碎。

無能為力

凱博文醫師的老婆瓊安曾在台北故宮學習中國藝術史,在不到六十歲的年紀時閱讀文字無法聚焦。經過檢查,發現是早發性阿茲海默症,負責處理眼睛看到訊息的枕葉受損,使得神經突觸持續萎縮,終至全盲。

不能閱讀、不能上網,走路要緊緊抓住老公,凱博文描述老婆「看著她一點一點地失去構成她做為一個人的價值和感知的深層核心,看著造就她之所以為她的所有事物崩解消失」,他說:「生活對我們來說確實幾乎令人熬不下去。」

有一回,因瓊安排便失禁而滿地穢物,凱博文把地板清洗乾淨後,失控地哭了起來,這時已失智的瓊安反過來安慰他:「你辦得到,你辦得到。」

當瓊安闔目安息時,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凱博文不禁鬆了口氣說:「我們感到解脫了,苦難結束了。」深愛老婆的凱博文說出了長期居家照護者的心聲,那是慈悲的發言,絕不是無情的冷酷。

放手的愛

二○一九年,瑪莉蓮經診斷罹患多發性骨髓瘤,治療過程中還引發中風,心知來日無多的她立刻邀請老公合寫《死亡與生命手記》,一人一篇,輪流寫出各自對愛、死亡和失落的深層探討。

歐文身為愛妻的主要照護者,眼看八十七歲的瑪莉蓮在垂死邊緣掙扎,經常背痛難眠。而他自己也好不了多少,年事已高的他記憶不佳,平衡感也不足,需要抓著助行器走動。

有一天,瑪莉蓮實在疼痛難熬,發聲求救:「歐文,是時候了,拜託,讓我走吧!」歐文終於拿起電話,請處理臨終病患的醫師盡速趕來。

歐文最後將臉貼上愛妻的唇,他寫到:「冰冷一吻,伴我餘生。」照護者歐文一樣經歷了沮喪、希望、重振、放下,各種心情上的三溫暖。

自我省思

臨終陪伴是一門功課,眼見家人即將離去,其中的不捨、無奈、憤怒、疲累,終至放手、祝福,幾乎是一樣的心路歷程。

西蒙波娃、凱博文和歐文.亞隆,都是學有專精、引領世界風潮的學者,加上文筆一流,書寫的內容盡是第一線對外的冷眼觀察與對內的自我省思,字字句句都是經驗、智慧的結晶,掩卷閉目之際,讓我沉吟再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