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垃圾銀行 存垃圾.賺現金 文/酉方 |2021.08.28 語音朗讀 53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村民將垃圾運往「垃圾銀行」收集點。圖/網路 文/酉方 全球各地都頭痛不已的垃圾問題,島國印尼卻有人想出一個「存垃圾,賺現金」的解方,多年來在印尼超過130個城市,陸續成立近3000個「垃圾銀行」,不但客戶量逐日成長,每個月收進超過6000噸資源垃圾,各社區的環境也明顯變得清潔許多。身為新興經濟體的印尼,隨著高度的開發與建設,人口迅速增長,使垃圾量與日俱增,據統計,印尼每年產生129萬噸塑膠垃圾(世界第2多,僅次於中國大陸),因處理不當而傾倒至海洋當中,嚴重影響人民健康和生態環境。「垃圾銀行」的工作人員,正在為民眾稱重計價。圖/網路垃圾飽和為患成災以印尼首度雅加達為例,現有8座垃圾掩埋場,早已飽和或即將飽和。很多垃圾掩埋場的垃圾,堆積高達16公尺,2020年5月,距離雅加達約90分鐘車程的西浦藏掩埋場,圍牆突然倒塌,導致超過100公噸的垃圾垮下,掉入西薩丹河,垃圾隨河流衝向下游,臭氣四溢。即便是距離西浦藏掩埋場30公里遠的卡蘇阿里(Kasuari)社區,因位在西薩丹河下游,只要下大雨,垃圾隨河水漂送而至,就會聞到陣陣惡臭。這也讓社區民眾感受到垃圾問題的嚴重性和全面性,「要改善必須從每個家庭做起」,而且必須全民參與。不約而同提出倡議 事實上,卡蘇阿里社區正是最早推動「垃圾銀行」的社區之一。印尼「垃圾銀行」的概念,一說是由雅加達賓塔洛區的卡蘇阿里社區,於2011年倡議推動的,但也有人說,是2006年於巴德甘小鎮,一位叫班邦的中學老師創建的,無論如何,這項計畫如今已廣泛在印尼超過130個城市推動有成,一共擁有超過20萬名「儲戶」。卡蘇阿里社區的推動者娣妮(Tini Rudi)表示,印尼很多垃圾掩埋場不但飽和崩塌,還排放大量甲烷,各地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回收問題也十分嚴重,造成嚴重環境問題。因此她與鄰里辦公室合作,接洽資源回收業者,推動「垃圾銀行」的概念。不少民眾投入撿垃圾、換現金的行列。圖/網路從丟掉變回收利用民眾剛開始學習垃圾分類時,難免遇到困難。「過去很多人都習慣把所有垃圾包一包,直接丟掉。」娣妮說,經過不斷宣導,現在社區有超過1/3的家庭參與,很多人也愈來愈積極,從最開始的廢棄物回收,到最近開始推動廚餘回收,轉做有機肥料或肥皂。娣妮說,每位社區民眾都可以成為「垃圾銀行」的客戶,資源回收業者至少每個月來社區一次,協助民眾把分類好的垃圾稱重、計價、收走,並將民眾應得的回饋金,存入指定的帳戶,「等於把垃圾存入銀行」。積少成多嘉惠社區資源回收的價格其實不高,舉例而言,資源回收業者收集卡蘇阿里社區2天垃圾,社區總共也才拿到約130萬印尼盾(約新台幣2600元),但積少成多,一個玻璃瓶台幣3元、故障冷氣機台幣300多元……不少民眾逐漸認知到「垃圾也有經濟價值」,學會惜福愛物的觀念。不同城市的「垃圾銀行」,也發展出不同回饋模式,有的直接讓「儲戶」用垃圾換取稻米、手機卡,甚至用於支付電費,也有業者提供資助給當地學生買文具、學用品,或讓當地教育機構有經費招募老師,協助輔導低年級孩子的家庭作業。 環境清潔空氣清新也有的社區成立共同帳戶,將民眾收集資源垃圾賣得的錢,存入此一帳戶中,讓社區有經費用於美化環境,改善生活品質,像卡蘇阿里社區,便因此連續數年,得到雅加達省政府舉辦的環保競賽獎。也有不少社區居民,不是因為可拿垃圾換錢,才選擇加入「垃圾銀行」計畫。這些人發現:隨著加入計畫的人變多,自家社區環境變得清潔許多。畢竟,過去沒有資源回收時,垃圾都是整包放門口,等拾荒者來收走,社區環境髒亂又五味雜陳,現在則乾淨許多,連空氣也變得清新。印尼「垃圾銀行」,希望能突破垃圾圍城的夢魘。圖/網路處理技術日漸成熟至於這些從社區回收的資源垃圾,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在芝瑪希市,業者會將垃圾賣給大型回收業者,把收入作為營運經費;在望加錫市,政府會以該業者訂出的價格,收購垃圾後賣給回收業者,再由業者運至爪哇島上的塑膠及造紙等垃圾再生廠。也由於「垃圾」=「金錢」,印尼當地撿垃圾、換現金的人數變多,不僅能妥善處理垃圾,也增加了貧窮人民的收入,相對的,由於資源垃圾有利可圖,投入成立銀行的業者也迅速增加,光是賓塔洛區就有約18至20家「垃圾銀行」。此外,隨著垃圾處理技術進步,印尼的「垃圾銀行」有能力處理多達70種垃圾,包括塑膠瓶、廢紙和包裝材料、電子產品……未來更會朝向擴大回收系統的方向邁進。 前一篇文章 馬來西亞 疫後大自然復甦 下一篇文章 喝咖啡,不環保?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號誌 夏日減秒因應 未來建築潮流 和小生物當鄰居倫敦空汙地址 改變歐洲房價網購減碳 從包裝循環利用做起 作者其他文章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李雪櫻 給500幼童溫暖的家陳怡彣 甘願成為他人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