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守護弱勢童 安置機構總動員 李祖翔 |2021.08.24 語音朗讀 22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照顧安置機構的孩子、陪玩都不容易,疫情期間還有染疫風險。圖╱謝小琪提供在安置機構服務,考驗專業和各種能力,圖為過去凝聚員工共識的活動,前排右4為謝小琪。圖╱謝小琪提供照顧安置機構的孩子、陪玩都不容易,疫情期間還有染疫風險。圖╱謝小琪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防疫進入三級警戒,才知道哪些職務原來不可或缺!安置機構一直是幫助弱勢孩童的最後一道防線,成立於1951年的忠義基金會承接了育幼院、心棧家園及收出養等0至18歲的兒少服務,防疫期間,從保育員到行政的重要性一 一被看見。「社會不乏關心孩子的人,疫情爆發後就有很多愛心物資湧進。」忠義基金會行資組長謝小琪說,從蔬菜箱、芒果到防疫物資,師生很感謝愛心人士與企業的關心,然而「人力吃緊」是另一項須要擔憂的,由於學校不開放,孩子24小時待在機構,照顧需求擴大,所有分流辦公的行政、主管都得輪番上陣,要帶寶寶上下樓、看醫生,陪玩、募集遠距教學設備等。即使防疫降級,機構依然維持三級,因為一旦染疫,後果嚴重,「確診者達到一定人數就得閉園,孩子可以去哪裡?誰來照顧?」今年5月,保育員、生輔員迅速造冊,6月施打疫苗,行政人員也向主管機關爭取,因為防疫期間,如果沒有全員加入照顧行列,很難想像保育員會累到何種程度。疫情期間,老師短缺,教具昂貴,不只服務提供不易,連陪孩子玩都不容鬆懈,「以往開放義工陪玩,或到遊樂園、公園解放,現在活動暫停,孩子天天想著要上學、要出去玩,同仁被逼著設計遊戲,連自製玩具槍、分隊打游擊都有。」3方法做爆米花 吸引孩子學習部分也難為,兒少年級、課程都不同,準備特別花工夫,尤其得出人力盯著好奇心重的小小孩,才藝課更要有深度,做爆米花要用平底鍋、微波爐、爆米花機等3種方式吸引孩子專注,快樂又不吵鬧。面對種種挑戰,大人都喊吃不消。具備專業和歷練 付出愛心照顧這些孩子也需要許多專業與人生歷練,年紀太輕可能無法理解部分脫序行為,也常自責阻止不了孩子自殘。行政人員則要努力與外界溝通、籌款,如疫情發生,募款收入降低,人力成本與服務量卻提升,或未來建院、擴院,都需要經費維持。工作難為,多數員工還是堅守崗位,謝小琪認為,是感佩執行長高敏足為孩子服務的心,「一路走來40年,她為了孩子的需要沒有放棄改革,精神帶動了夥伴的使命」。日前東奧比賽,老師突發奇想,讓練舉重的孩子為大家講解郭婞淳的動作,孩子有了成就感,對未來多一分期待,「這些都是小事,卻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 前一篇文章 視障咖啡師 熱衷培訓身障者就業 下一篇文章 扛住負能量 暖心社工樂助身障 熱門新聞 01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2WTA、ATP年終賽 獎金創新高2025.11.0703大崗山淨山健走行三好 佛光人守護山林2025.11.0504法水寺送給天國的信 700天燈傳達想念祝福2025.11.0505佛光山中區三皈五戒 佛子安頓身心2025.11.0506星雲大師全集【傳記】百年佛緣─生活篇 我的衣食住行 5 - 32025.11.0507山本由伸 拚美職首座賽揚獎2025.11.0508【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2025.11.0509【快樂塗鴉簿】夢境旅遊2025.11.0510古老金幣2025.11.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畫家捐創作義賣 助失依兒有家 部落全家福 鏡頭捕捉原鄉情感助視障讀圖表 盲博士創電子平台導演著青蛙裝 下水拍攝產業記憶35年熱心義工 從哥哥被喊到叔叔 阮虔芷樂奉獻 凝聚企業家做公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